[2017年整理]专题三 现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及文明建设的历程--仿真模拟训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仿真模拟训练(三)现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及文明建设的历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泉州质检)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
A.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B.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现代化开辟道路
C.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答案 B [据题干信息“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结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分析。新中国成立时,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只是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谈不上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B项符合题意。C项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1954年;D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是1956年底,故排除。]
2.(2012·海口调研)“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题干中强调的是“万紫千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或“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下面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新中国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 )。
职务
党派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派和
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9
A.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答案 D [新中国成立后,不是多党联合执政,而是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并不能成为执政党。D项说法错误。]
4.(2012·三明模拟)周恩来总理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跟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材料中“客观的历史发展”是指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新中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
答案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并肩作战,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决定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客观结果,A项符合题意。]
5.(2012·江苏盟校联考)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 )。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据题干保护的阶级成分及发展方向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说明是新中国刚刚成立初期,1949年9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故答案为C项。]
6.下列是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年份/比重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及其相关内容。A项,可以从表格中个体经济占71.8%的数据得出A项的说法是正确的;C项,可从表格中1956年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分别占32.2%和53.49%得出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D项,从资本主义经济为0得出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合作社经济应该是公有制的经济,所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
7.(2012·滨州市一模)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 )。
19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