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发布:2025-01-04约5.99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近代化的的含义;二轮复习

现代化的转型时期——晚清时期(近代起步)

晚清(1840年—1912年);清末

新政;自查基础知识10分钟;晚清时期:1840—1912年

;1、朝贡体系的特点?

2、“天朝上国”观念何时彻底崩溃?

3、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产生的客观积极影响?

4、总理衙门创立时间、如何辩证评价其影响?

5、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时间?最大收益者?一战后哪个事件中重申该政策?

6、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的时间?清末新政的作用?清末新政的指导思想?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措施相似,实质是否一样?

;1、“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立足点“华夷观”思想,以天朝上国观念自居,“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经济和军事上的利益。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明朝达到了顶峰,19世纪末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朝贡体系崩溃。

;3、“不平等条约体系”:中国近代史上由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该体系使中国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逐渐接受了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国际惯例,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5、“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提出的对华政策。美国因美西战争错过了瓜分中国的机会,美西战争后,美国立即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内,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主要精神是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美国要求利益均沾,机会平等。由此,美国形成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扩大了在中国的影响。(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重申“门户开放政策”);二轮复习

现代化的转型时期——民国前期(近代化深化)

(1912—1927);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补充: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考点梳理;;领域;二轮复习

现代化的转型时期——民国后期(近代化新方向)

(1927年—1949年);一、阶段特征;(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年),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①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自主”,设立了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法币”,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改订新约运动,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

②官僚资本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济统制手段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同时,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2)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纲上P140)

中国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的侵略下饱受摧残。民族工业大量内迁:东南沿海工业、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向西南大后方迁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纲上P149)

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民族工业陷入困境。与国民党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加紧掠夺中国经济。;(1)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政治: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开始土地革命;1931年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经济: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中共开展经济建设,把农业放在首位;兴办了一些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

思想: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

政治:建立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制度,1937年9月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

经济: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自给自足。

思想:整风运动;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同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政治:1949年3月,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为党夺取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