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授课教师:罗兵
第一节 符号
1.符号的定义
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索绪尔:能指(即符号)、所指(即意义)。
霍克斯:“任何事物只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通过符号化来“建构”意义,而受传者则通过符号解读来
符号的形态
声音语言——听觉符号体系。
文字——视觉符号体系。
此外还有:动作、表情、体态、图形、图片、影像等等,同样是信息的重要载体,都可以起到符号的作用。
2.信号与象征符
符号可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而象征符具有人类语义性质。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而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p20)
语言的起源:“汪汪”理论、“感叹”理论、“唱歌”理论、“吆-嗨-嗬”理论。
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
语言:口语、文字。
语言的特点
超越时间和空间;
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述任何事物;
发音的经济性,几十种元音和辅音,能组成数十万单纯;
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副语言; (声音高低、大小、快慢;文字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
体态符号,也称体态语言;
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副语言;(声音高低、大小、快慢;文字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
体态符号,也称体态语言;
物化、活动化、仪式化的符号。(仪式和习惯、徽章和旗帜、服务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美术和建筑、手艺和技能、住宅和庭院、城市和消费方式扥等。)
4.符号的基本功能
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
二是传达功能;
三是思考功能,即引发思维活动。
第二节 意义
1.什么是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意义的分类
明示性意义、暗示性意义;例如,北极熊。
外延意义、内涵意义;外延指事物的集合,内涵指本质属性。
指示性意义、区别性意义;
3.意义的暧昧性
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4.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传播者的意义
受传者的意义
4.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传播者的意义
受传者的意义
情境意义
一个符号的意义依赖于它呈现的语境。
汽车
(青少年-自由;环保主义者-污染和死亡;汽车经销商-资产;司机-工作……)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1.人类的象征行为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H. 米德
它的基本前提是:
(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活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2.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大体一致或接近 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3.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文化”一词的解释。
可口可乐→青春、活力;耐克→运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