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doc

发布:2020-02-26约4.6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 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主 讲:王 芳 芳 时 间:2014年5月 说到后进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在教育界也有争论—— 怎么称呼这一类学生?“成绩又差,习惯不好,品德不良”有的 人叫他们“差生”,也有人叫他们“后进生”,也有人把他们叫做 “困难学生”、“特殊学生”,还有的人说这样也不好,叫“潜力 生”“有困难的学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怎么称呼并不 重要,我们更多的应该研究怎么对待他们,而不是怎么叫他们。 只要我们不把他当成一种称呼,比如说“差生你过来。” 面对一个后进生,无论多么聪明的教育者,都无法预料他明天会给自己惹什么祸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这里的“悬念”,主要就是我们通常的所说的“教育的难题”。期待着每一天的“悬念”,进而研究、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并享受解开“悬念”后的喜悦,然后又期待着下一个“悬念”……如此周而复始,这便是教育过程的无穷魅力!也是教师的无限幸福! 一、转化后进生能够成就一个老师。 这里的所谓“成就一个老师”有两个含义: 一是转化后进生能让老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二是让老师获得教育智慧。 正如魏书生先生所说:“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魏先生的这句话就像一面镜子,指引我们开展自查自纠。 二、“后进生”的产生主要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①教育方法不当:要么是溺爱,让孩子从小就在百依百顺的“温柔”中习惯于“朕即真理”;要么是粗暴,使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学会仇视一切“教育”;要么就是放任,孩子在“自由”中疏远了棍棒也疏远了感情,养成了懒惰也养成了散漫。 ②家长行为不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已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为数不少的“第一任老师”却不知不觉地以自身并不美好的言行影响着孩子。他们“胸无大志、工作懒散、趣味低级、生活平庸、言谈粗俗、热衷赌博、沉迷色情……”如此等等都是在对孩子进行着负面的“启蒙教育”。 ③家庭离异:真诚和睦的家庭,不但是孩子生活的温馨港湾,而且从教育的角度看,更是他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相反,夫妻经常打架、吵架、无疑会在孩子心中投下生活的阴影,扭曲他们的道德是非观念。由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使一些子女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心灵的创伤、感情的失落、畸形的教育,使不少孩子渐渐成为学校中的“后进学生”。 2.学校方面的原因 ①教师的歧视,冷落,疏远。相当多的“后进生”诉说,他们从小就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体罚。这种歧视,不一定是教师的自觉所为,但后果却是不但使这些学生丧失了自信更丧失了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 ②教学的失误。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上的“一刀切”。“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教学传统,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习惯于让所有学生“齐步走”,必然出现并不断积累的学习成绩差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后进”。 ③多次尝试失败。人们常说:“失败为成功之母。”但对相当多的“后进学生”而言,失败是失败之母。面对他们第一次“失败”,教育者并未予以应有的心灵抚慰和学习帮助,以至于沉重的自卑感成了第二次失败的前奏。如此恶性循环,本来可以学得不错的学生,成了教师眼中的“瘟猪子”!对于后进生成功感,幸福感比学习方法更重要! 3.个人方面的原因 ①街头结交。不正当地交友,因而染上社会恶习,是一些孩子成为“后进学生”的重要原因。一些学生变坏正是从吸烟开始,从街头打架开始。学生交什么朋友太重要了。 ②身体状况。体质较弱或身体某些方面的疾病,自然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以至成为“后进学生”。 ③智力状况。个别学生反应迟钝、接受能力较弱,也是他们学习落后的原因。 以上只是粗略地将“后进生”的成因作了个大致的划分。我认为,在家庭、学校和个人三者中,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原因占主要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首推家庭。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在研究“后进生”时,却应该也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方面。 三,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点: 就班主任工作而言,我们在转化“后进生”时,不是教师与个人短兵相接的较量,必须把他们放在整个集体教育中来考虑,放在班集体这个背景里来转化,转化“后进生”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感情倾斜。 教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后进学生”们几乎是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任何一个老师对优秀学生的爱是天然的,是不需要培养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