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黄芪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评价.doc

发布:2017-09-05约2.6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黄芪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黄芪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5例)给予氧疗、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黄芪组(治疗组,6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拳酮ⅡA磺酸钠、黄芪。两组均以10 d为1个行程,疗程结束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1%(P<0.05)。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黄芪联合治疗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血虚微循环障碍,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 关键词:肺心病;丹参酮ⅡA磺酸钠;黄芪 中图分类号:R541.5 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9-0797-02 呼吸道感染是导致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低氧血症、微循环障碍、血浆及全血黏度增高和红细胞增多等存在于整个病程之中。动物及体外试验证实,黄芩等中药不仅有较强广谱抗菌作用,而且尚有抗病毒功效,尤其对流感病毒;丹参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有较强抑菌作用。本研究观察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肺心病病人,符合i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共入选病例12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丹参酮联合黄芪组(治疗组)和常规组(对照组)。治疗组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龄39岁85岁(66岁±13岁)。对照组55例,男35例,女20例,41岁~80岁(64岁±11岁)。全部病例均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史及体征。肺心病病程最短1年,最长43年。其中并发心律失常76例,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54例,肺性脑病2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7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史、病情、并发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痰培养或痰涂片细菌染色选用相应2组或2组以上抗生素控制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化痰、平喘、雾化吸入、改善肺通气功能、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应用,并根据血氧饱和度、心功能检查及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强心剂和/或利尿剂应用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上海第一制药厂生产,每2 mL含丹参酮ⅡA磺酸钠10 mg)40 mg-80 mg、黄芪注射液(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40 mL 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发绀、心率、心律、血压、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双下肢水肿及能否平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检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发绀、水肿消失或明显减轻,肺部干湿性?音消失或明显减少,心功能改善达2级以上,心率降至100/min以下,血氧饱和度接近正常,达92%以上。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发绀、水肿减轻,肺部干湿性?音减少,心功能改善达级以上,心率降至110/min以下,早搏减少,血氧饱和度升高,达90%以上。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发绀、水肿无减轻,肺部干湿性口罗音不减少或增多,心功能无改善,心率无变化,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提高。 1.5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心率增快。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率96.6%,对照组为85.7%(P<0.05)。 2.3 安全性观察:治疗组病人有个别出现头痛、面红等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未发现有其他明显副反应。 3 讨 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扩张小动脉、改善全身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织缺氧、抗炎等作用。丹参酮具有抗炎和抗内毒素作用,并具有与阿托品相似的M-胆碱能受体的作用,对解除支气管痉挛有一定的作用。最近研究还显示,丹参具有直接扩张肺血管、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速肺内微血管流速,阻抑肺血管特别是肺泡内肺动脉发生结构重塑和保护缺氧损伤内皮细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