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doc

发布:2016-12-13约3.4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丁滴丸、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支持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了头痛症状,5例出现了恶心、呕吐症状,停药后症状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冠心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1】。不稳定型心绞痛胸部不适的性质与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相似,但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较低的活动量就可诱发,其病理基础是斑块破裂合并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阻塞程度急剧加重【2】。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缺血区心肌的侧枝循环及局部供血,改善心肌的代谢紊乱,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分组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90例,其中女77例,男113例;年龄46-75,平均年龄58.2±1.6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1±2.6年。对照组190例,其中女89例,男101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59.3±1.7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9±2.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的诊断标准【3】,排除严重肝、肾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丁滴丸、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支持及对症治疗【4】,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100s,国药准字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用法用量:100mg,一日1次。辛伐他丁滴丸(剑之亭,5mg*28s,国药准字:兴安药业有限公司),用法用量:一般始服剂量为每天10mg,晚间顿服。对于胆固醇水平轻至中度升高的患者,始服剂量为每天5mg,最大剂量为每天40mg,晚间顿服。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至75mg/dL或总胆固醇水平降至140mg/dL以下时,应减低辛伐他汀的服用剂量。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奥帝亚,20mg/支,国药准字: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法用量:2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开始给药速度为60~100μg/分,每日1次 10天为一疗程 共2个疗程。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5】,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ml:10mg,国药准字: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80%或以上;无效: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TOMG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90 12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