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学基础教学课件作者冯瑞电子教案习题答案第四章课件.ppt

发布:2016-12-25约3.04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 1 2 3 离远点越远,表示效用越大 任意两条曲线不能相交 乙商品 甲商品 I1 I2 I3 第二节 多买好还是少买好呢 ——消费者均衡 2 第二节 多买好还是少买好呢 ——消费者均衡 2 边际替代率MRS 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的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的比值。 第二节 多买好还是少买好呢 ——消费者均衡 2 预算约束线 X Y 0 C D B A 第二节 多买好还是少买好呢 ——消费者均衡 2 均衡点的确定 第三节 心理预期带来的幸福感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3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超过了他实际付出的价格部分,或者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数量减去消费者为此实际支付的数量。 第三节 心理预期带来的幸福感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3 替代效应 在满足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导致商品之间的相互替代,从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替代效应 第三节 心理预期带来的幸福感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3 收入效应 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收入效应 第三节 心理预期带来的幸福感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3 总效应 第三节 心理预期带来的幸福感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3 减少 减少 增加 吉芬商品 增加 减少 增加 一般低档商品 增加 增加 增加 正常商品 总效应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类别 价格下降对不同商品产生的不同效应 Thank You Thank You 第四章 吴欣颀 经济学基础 Present By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知识目标 掌握偏好与效用的定义、概念 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下的消费均衡 掌握消费者剩余和价格变动的效用分析 能力目标 运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理论对现实现象的解释 运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进行均衡分析 运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分析价格变动 情景引入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哪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 思考:罗斯福连任三届后究竟是怎样的感受? 提示:感觉越来越糟糕 第一节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偏好与效用 1 欲望与偏好 (1)欲望即“需要而没有”,指一个人想要但还没有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理感觉。 (2)偏好是指人们通常在产生某种欲望之后,通过购买某一种相应的商品或服务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 第一节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偏好与效用 1 案例分析 曾经有一个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风靡我国。女主人公信子和她的父亲大岛茂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精明的商家从中看出可商机。上海一家服装厂推出了信子裙,北京一家服装厂推出了大岛茂风衣。但结果并不一样,上海的厂家大获其利,北京的厂家却亏损。个中原因在于不同消费者的不同行为。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获得效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对该物品的评价,即他感觉到的效用大小。这种效用大小取决于不同消费者的偏好。 第一节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偏好与效用 1 效用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得到的满意程度,或者说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主观性 相对性 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 效用是可以计量并且加总求和的,可以用数字1、2、3……来表示。 基数效用论利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 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商品效用的大小 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