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答案.doc

发布:2017-03-29约9.15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1. 时,,该分解反应的半衰期,此值与的起始浓度无关,试求: (1)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2)转化掉所需的时间。 解:(1)因为该反应的半衰期与的起始浓度无关,所以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则 , (2)当时 某物质A分解反应为二级反应,当反应进行到A消耗了时,所需要时间为2min,若继续反应掉同样这些量的A,应需多少长时间? 解:对于二级反应 当 则 当 时 3.有反应,实验测得是级反应,试证明: (1); (2)。 证明:(1) 对上式作定积分 得. (2)∵ ∴ 4. 在时,用旋光仪测定蔗糖的转化速率,在不同时间所测得的旋光度如下 0 10 20 40 80 180 300 6.6 6.17 5.79 5.00 3.71 1.4 -0.24 -1.98 试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值。 解:蔗糖水解为一级反应,且 代入数据,列于下表中 0 10 20 40 80 180 300 6.6 6.17 5.79 5.00 3.71 1.4 -0.24 -1.98 - 5.142 4.958 5.160 5.134 5.175 5.318 - 取其平均值 5.在时,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反应开始时,溶液中酯与碱的浓度都为,每隔一定时间,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其中的碱含量,实验所得结果如下: 3 5 7 10 15 21 25 7.40 6.34 5.50 4.64 3.63 2.88 2.54 (1)证明该反应为二级反应,求出速率常数值; (2)若酯与碱的浓度都为,试计算该反应完成时所需的时间及反应的半衰期。 解:(1)若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以对作图应得一直线,或根据二级反应速率公式的定积分式,计算出的是一常数。 作图法:与值分别列于表中,以对作图(图略)得一直线(或依据数据用作图),该直线的斜率为 计算法:,代入数据,计算结果列于表中 3 5 7 10 15 21 25 7.40 6.34 5.50 4.64 3.63 2.88 2.54 135.1 157.7 181.8 215.5 275.5 347.2 393.2 11.70 11.54 11.68 11.55 11.70 11.77 11.73 可见值为一常数,其平均值为。 (2)对于二级反应 6.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发生反应,在反应过后, 已消耗了75%;当反应时间为时,在下列情况下,还有多少未反应? (1)当该反应对为一级,对为零级; (2)当对,均为一级; (3)当对,均为零级。 解:(1)根据,且设初始浓度或物质的量为1,则有 则2小时后物质的浓度为 , 或 (2)二级反应,反应时间为1小时,则 反应时间为2小时,物质的浓度为 (3)0级反应,反应时间为1小时,则 反应时间为2小时,物质的转化率为 说明用不着2小时,物质就已经反应完毕。此时 。 7.在时,和皂化作用的速率常数与和皂化作用的速率常数的关系为,试计算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当有的被分解时,的的分解分数(设碱与酯的浓度均相等)。 解:由二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可得 ∴ 8、设有一级反应。若反应的起始浓度为,证明其半衰期表示式为(式中为速率常数): 证明: 对上式作定积分 得 证毕。 9.对反应进行了研究,起始时与的物质的量相等。采用不同的起始压力,相应地有不同的半衰期。实验数据如下: 50.90 45.40 38.40 33.46 26.93 81 102 140 180 224 试求该反应的级数。 解:不同导致不同 所以该反应不可能为一级反应,即 由级反应的半衰期公式 以对作图,得一斜率为的直线,求得。 或由, 求得 代入各组数据求值,。 10.已知某反应速率方程可表示为,请根据下列实验数据,分别确定该反应对各反应物的级数的值和计算速率常数。 5.0 5.0 2.5 14.1 0.010 0.010 0.010 0.020 0.005 0.005 0.010 0.005 0.010 0.015 0.010 0.010 解:根据1,2组实验数据,保持和不变,变化时对无影响,所以。速率方程式可化简为。 根据2,3组数据,保持不变,增大一倍。即,此时 根据2,4组数据,保持不变,增大一倍。即,此时 又 所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11. 碳的放射性同位素在自然界树木中的分布基本保持为总量的。某考古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