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9讲 盐类的水解学案.doc

发布:2018-05-16约1.46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9讲 盐类的水解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 3.特点4.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用可逆号“((”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如CuCl2、NH4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u2++2H2O((Cu(OH)2+2H+; NH+H2O((NH3·H2O+H+。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只写第一步。如Na2S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H2O((HS-+OH-。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如FeCl3溶液中:Fe3++3H2O((Fe(OH)3+3H+。 (4)水解分别是酸性和碱性的离子组由于水解相互促进进行完全的,书写时要用“===”、“↑”、“↓”等,如NaAlO2与AlCl3混合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AlO+6H2O===4Al(OH)3↓。 6.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形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盐就越易水解。如水解程度:Na2CO3Na2SO3,Na2CO3NaHCO3。 (2)外因 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②溶液的浓度:溶液越稀,水解程度越大。 7.盐类水解的应用 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  ) (2)能水解的盐溶液一定呈酸性或碱性,不可能呈中性。(  ) (3)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2H2O((H2CO3+2OH-。(  ) (4)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水解程度减小,pH减小。(  ) (5)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  ) (6)关于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值减小。(  ) (7)降低温度和加水稀释,都会使盐的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8)通入适量的HCl气体使FeCl3溶液中增大。(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2.教材改编题 (据人教选修四P59 T1)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①HCl+H2O((H3O++Cl- ②AlCl3+3H2O===Al(OH)3+3HCl ③CO+2H2O((H2CO3+2OH- ④碳酸氢钠溶液:HCO+H2O((CO+H3O+ ⑤HS-的水解:HS-+H2O((S2-+H3O+ ⑥NaAlO2与NaHCO3溶液混合:AlO+HCO+H2O===Al(OH)3↓+CO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②③⑤⑥ D.全部 答案  D 解析 ①④⑤是电离方程式且①应用“===”;②是水解反应方程式,但应用“((”;③的水解方程式错误,应分步进行;⑥是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属于双水解反应。 考点1 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 典例1 (2015·海南高考)0.1 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 L 0.1 mol·L-1 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  ) A.NO2 B.SO2 C.SO3 D.CO2 解析 A项,NO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二者恰好反应得到的是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NaNO2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B项,发生反应:SO2+NaOH===NaHSO3,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由于HSO电离大于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C项,发生反应:SO3+NaOH===NaHSO4,该盐是强酸强碱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出H+,溶液显酸性,相当于一元强酸,所以酸性比NaHSO3强;D项,发生反应:CO2+NaOH===NaHCO3,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由于HCO电离小于水解作用,所以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NaHSO4,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 答案  C 盐类水解的规律 (1)“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如酸性:HCNCH3COOH,则相同条件下碱性:NaCNCH3COONa。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①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如NaHCO3溶液中:HCO((H++CO(次要),HCO+H2O((H2CO3+OH-(主要)。 ②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如NaHSO3溶液中:HSO((H++SO (主要),HSO+H2O((H2SO3+OH-(次要)。 (3)相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正盐相应酸式盐,如COHCO。 (4)相互促进水解的盐>单独水解的盐>水解相互抑制的盐。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