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在实践中追求与发展真理(课件).pptx

发布:2019-08-02约8.38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阅读思考: 1.真理的含义?(p47) 2.为什么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p47) 3.如何理解真理都是有条件的?(P47) 4.如何理解真理都是具体的? (P47) 5.为什么说认识具有反复性?(P48) 6.为什么说认识具有无限性?(P49) 7. 为什么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P49) 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为什么? “上帝创造了人” “发展是硬道理” “供求影响价格” 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认识才能被称为真理呢? × 认识 客观对象 真理 谬误 相符合 不符合 一、认识真理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1.真理的含义: 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二)真理的特征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③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①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②第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是因为“有用”才“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 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有用即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结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2)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启示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二)真理的特征 三角形的内角和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80度吗?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几何之父——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275年)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真理。 思考: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 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这说明了真理具有什么特征? (二) 真理的特征 2.真理是有条件的 说明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因为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二) 真理的特征 3.真理都是具体的 2.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1.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俄国的革命 中国的革命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 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 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下,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当地的实际)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经济建设为中心”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的统一。 (当时的实际) 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运用于另一条件下,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 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不断总结经验 →得出正确的认识 4.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二)真理的特征 真理会不会转化为谬误? (2)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 2)还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1)(是什么?)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①从主体来看 1)实践水平的限制, 思考:为什么说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 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原因 2.认识具有无限性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思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