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基础巩固
1.13世纪中期,英国大法官布雷克顿的名言“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被广为传颂。这表明当时英国已经()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C.确立了司法权独立的原则
D.产生了法律高于国王的观念
2.下表为英国议会立法状况统计表,从中得出的正确相识有()
时间
议会通过的法案数
每次议会会议立法数
1660~1684年
533
1689~1702年
809
62
1760~1820年
254
①护国主政体结束后确立了议会主权
②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后议会地位提高
③责任制内阁形成后议会立法数量大增
④议会改革提高了立法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在早期,英国人信任当一项议会立法违反一般权利和一般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更的主要缘由是()
A.宗教改革的影响
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4.1830年英国格雷内阁共有13名阁员,在当时居平均水平;1841年皮尔内阁计有14名阁员,1874年迪斯雷利内阁减至12人;但1905年的坎贝尔—班纳曼内阁又增加到18人,从今至今总在20名左右浮动。以上状况说明()
A.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B.英国内阁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
C.英国议会的地位不断提高
D.英国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张
5.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看法,她立即就会变更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变更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任命首相限制内阁
C.内阁全部的成员对国王负责
D.内阁保持一样集体负责
6.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更(单位:万英镑),这一变更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
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冲突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起先受到减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制内阁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实力提升
7.“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
A.责任制内阁尚未成熟
B.国王“统而不治”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
8.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议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段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方面()
A.君主立宪制
B.责任制内阁
C.两党制
D.联邦制
9.英国的责任内阁中,首相可以限制立法大权,缘由在于首相为()
A.政府首脑
B.下院多数党领袖
C.国家元首
D.武装部队总司令
10.“仍旧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变更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君主立宪制
B.其次次工业革命
C.责任制内阁
D.1832年议会改革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宪章》部分条文
17.一般诉讼应在肯定地方审问,无需追随国王法庭恳求处理。
34.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吵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之敕令,以免自由人丢失其司法权。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爱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材料二《权利法案》部分条文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运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常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社会法治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予以说明。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的肯定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