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现代养猪生产的经营管理.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现代养猪生产的经营管理一 概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猪场在猪种、饲料、防疫、环境控制、饲养管理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成绩都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生产成绩提高的同时,效益却高低不一,有亏有盈,原因何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养猪行业的特点:对市场需求、猪肉及饲料价格等反应敏感;鲜活、易耗、易腐。要求:周转快、环节少、流通顺畅。现代化养猪生产要取得高产、高效、优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缺一不可。现代化养猪的标志:高生产水平(?) 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由于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耗时越来越少;另外,生产分工更加专业化。现代化猪场一个劳力,过去养猪200-250头,现代化场现在可养3000-4500头。目前我国劳动力低廉,生产资金不足,不要过分追求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水平:现代养猪生产采用了最先进的遗传育种、营养需要、环境控制、猪的行为特性、专门化的机械设备和疫病防治等先进技术,生产水平大大提高;种母猪年产2.8窝,产仔26-28头,料肉比2.6-2.7,平均瘦肉率达60%以上。二、我国目前的规模养猪业1 现状:正从千家万户传统的副业养猪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进而向集约化、商品化大生产过渡。2 形式:专业户生产和规模化养殖场专业户养猪:投资少,见效快;自学养猪技术;自配混合饲料、管理细致周到,效益显著。专业生产场养猪:饲养一定规模的种猪群。选择适合的种猪;技术力量强;提高繁殖性能;独立经营管理,分工负责。我国目前的规模养猪业3 规模养猪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转化;缓解家庭副业养猪的季节性和市场需求均衡性之间的矛盾;利于国家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控制,稳定生产;有利于不断提高种猪和猪肉质量,扩大出口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4 规模养猪的存在问题(要高度重视)我国饲料资源缺乏,尤其是蛋白质饲料;饲料价格高,猪粮比价不合理;良种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受到影响;经营者技术和管理能力相对缺乏;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供销存在脱节现象。现代养猪经营的理念缺乏。三、现代养猪经营 1. 养猪经营者:在国家各项养猪生产方针指导下(认真领会),面对资源、技术、市场等竞争环境(充分调研),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可能,合理的确定养猪生产的经营方向和目标,有效地组织养猪生产的产、供、销活动。2. 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工业设备来装备生产,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组织和管理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猪的产品率和商品率,从而达到稳产、高产、高效和低成本的目的。3. 养猪作为一项产业,经营侧重解决生产方向、目标和产供销活动等有关发展养猪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管理侧重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协调等具体工作。从事商品生产的几种观念:好酒不怕巷子深?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新,你新我变。生产第一代,开发第二代,研究第三代,思考第四代。强调发展,但要保持相对稳定。 四、养猪经营者的条件和能力现代养猪生产者的经营管理才能在现代商品生产中越来越重要,单纯会养猪和养好猪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经营者。 会养--养好--懂管理--会经营(水平逐步提高) 1.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超前意识) 2.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经营好坏的关键) 3.提高管理和营销水平(计划落实,物质和产品交易) 4.提高卫生保健水平(预防为主) 5.提高财会水平(管好资金,领导的眼睛)五、现代养猪经营的四原则 1.重视品种改良:好的种猪是产仔多、生长快、耗料少、产肉多、肉质好的品种,饲养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引种注意事项)2.降低饲料费用:饲料费用占养猪成本的70-80%,提高饲料转化率相当重要。(饲料采购注意事项)3.加强卫生防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卫生消毒、防疫制度的执行。(免疫程序如何制定?)4.发挥管理制度职能:生产销售管理不可或缺,懂技术善经营。(不断总结管理经验)六、现代养猪经营的类型及其经济效益分析现代养猪生产要求集约化和工厂化,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保证。就经营类型而分,有三种:1.饲养繁殖母猪以出售仔猪为目标的专业繁殖场;2.饲养肥猪的专业肥育场;3.两者结合(大公司或猪场通常采用的经营方式)。问题:猪场的生产规模通常怎么表示? 三种类型猪场各饲养有什么猪群,使用什么饲料?1. 饲养繁殖母猪以出售仔猪的专业繁殖场经营目标:以繁殖、出售仔猪供应市场;收入:出售断奶仔猪;(主体收入) 淘汰母猪、粪肥等。(次要收入)支出:饲料、设备、药品、管理等费用;特点:资金周转相对较慢。生产要求:饲养适应性强的繁殖母猪,加强种猪的饲养管理;搞好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饲养繁殖母猪出售仔猪的专业场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品种质量、饲养管理和技术水平、市场对仔猪的需求、仔猪价格、饲料价格和母猪饲养成本等。仔猪断奶窝重的大小和母猪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