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502_T 033-2022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06约5.3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CCSB05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033—2022代替DB3502/T033—2015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sweetpotato

2022-11-16发布2022-11-16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02/T033—2022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栽培环境 1

5栽培管理技术 1

6病虫害防治 3

7采收 4

8生产档案管理 4

附录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5

附录B(资料性)生产档案管理记录 6

DB3502/T033—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502/T033—2015《无公害甘薯栽培技术规程》,与DB3502/T033—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栽培环境的规定(见第4章,2015年版的第3章);

b)删除了具体品种名称及产量(见2015年版的4.1、4.4);

c)更改了种薯质量要求(见5.1.2,2015年版的4.1);

d)更改了种薯消毒的方法(见5.1.3,2015年版的4.1);

e)更改了育苗的内容(见5.2.2,2015年版的4.2);

f)更改了施肥及扦插的内容(见5.3、5.4,2015年版的4.4);

g)更改了田间管理的内容(见5.5,2015年版的4.5);

h)更改了农业防治的规定(见6.3,2015年版的4.6.3.1);

i)增加了化学防治中药剂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并更改了病虫害防治可用的农药种类(见6.5、附录A,2015年版的4.6.3.4);

j)更改了采收的规定(见第7章,2015年版的第5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市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厦门市翔安区农林水技术推广中心、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洪丽萍、明艳林、林杰、郭防、叶明鑫、叶婷、张金梅、李俊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年首次发布为DB3502/T033—201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502/T033—2022

1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薯的栽培环境、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甘薯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6种薯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栽培环境

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

5栽培管理技术

5.1品种选择

5.1.1选择良种

根据不同用途,选择适宜本地种植、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优质品种。5.1.2种薯质量

5.1.2.1应符合GB4406的规定。宜使用脱毒种薯。

5.1.2.2选用薯皮鲜亮光滑,无病无伤,未受冻害和湿害,大小均匀一致,单个重量200g~250g的薯块进行块薯育苗,并剔除杂薯。

DB3502/T033—2022

2

5.1.3种薯消毒

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浸泡薯块5min,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倍~2000倍液浸泡薯块5min~10min。

5.2培育壮苗

5.2.1苗床

选择背风向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