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_T 003-2022 茄子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CCSB05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003—2022代替DB3502/T003—2011
茄子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eggplant
2022-11-16发布2022-11-16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02/T003—2022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栽培环境 1
5栽培管理措施 1
6病虫害防治 3
7采收 4
8生产档案管理 4
附录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5
附录B(资料性)生产档案管理记录 6
DB3502/T003—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502/T003—2011《无公害茄子栽培技术规范》,与DB3502/T003—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品种选择的规定,删除了推荐品种(见5.2,2011年版的4.2);
b)更改了化学防治的规定(见6.6,2011年版的4.5.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厦门市同安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红玲、明艳林、詹嘉文、林杰、叶婷、杨森山、张金梅、潘岳虎、李俊毅。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5年首次发布为DB3502/T004—2005;
——2011年第一次修订,发布为DB3502/T003—2011;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DB3502/T003—2022
1
茄子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茄子的栽培环境、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茄子的生产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栽培环境
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
5栽培管理措施
5.1栽培季节
春季露地栽培以种子育苗栽培为主,宜在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中旬开始采收。秋季宜采用嫁接苗大棚栽培,8月下旬~10月上旬定植,定植至始收60d~65d,采收期一般5个月~7个月。
5.2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栽培、抗病性好、抗逆性强、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
5.3育苗与嫁接技术
5.3.1播种与育苗
5.3.1.1春季播种与育苗
DB3502/T003—2022
2
春季露地栽培宜用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育苗,苗床宽1.5m为宜,每667m2大田需苗床30m2。育苗前应对育苗地进行消毒处理,宜采用穴盘育苗。一般长出4片~5片真叶时移栽。
5.3.1.2秋季播种与育苗
选定接穗和嫁接砧木品种后,按品种特性安排播种时间及进行栽培管理,确保适时嫁接。嫁接砧木品种(多用超托鲁巴姆)从浸种、播种到出苗需20d~25d。可在24℃~30℃条件下催芽,有条件的可进行变温处理(在5℃~10℃条件下24h,在常温下24h,变温2次即可),种子露白后播种。因其种子很小,应精细整畦播种,用基质或细沙盖种,厚度以0.5cm~1cm为宜,上面覆盖2层~3层黑色遮阳网保湿,出苗前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80%~90%。一般情况下,砧木品种长至1叶1心时播种接穗品种为宜。
5.3.2适时嫁接
5.3.2.1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当砧木长到5片~6片真叶时,用刀片在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