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富硒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甘薯富硒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富硒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富硒技术、适时收获、档案
管理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甘薯富硒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GH/T1135富硒农产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富硒甘薯seleniumrichsweetpotato
在甘薯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自然富硒或以自然富集硒为主、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富硒为辅,而非收获后或加工中添加硒,获得的以干重计硒含量为0.15mg/kg~0.60mg/kg,其中硒代氨基酸含
量(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和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之和)占总硒含量>65%的甘薯块根。
[GH/T1135-2017,富硒农产品3.1]
3.2
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seleniumrichtechnology
通过施用经国家登记的硒肥料或硒土壤调理剂,经生物转化而增加农产品有机态硒含量的技术。
[GH/T1135-2017,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3.1]
4产地环境
2
基地宜选择土壤富含硒的地区,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5栽培技术
5.1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的甘薯品种。
5.2田间培管
壮秧培育、整地施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可参照当地甘
薯田间培管技术实施。
5.3肥料施用
有机肥、化肥的施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5.4化学防治
病虫草害化学防治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6富硒技术
6.1补硒原则
自然富硒生产的甘薯块根硒含量达不到GH/T1135规定时,可通过人工技术补硒。
6.2补硒肥料
应选择经国家登记的硒肥料或硒土壤调理剂。
6.3补硒方式
分叶面补硒和根际补硒。可根据生产实际任选一种或二者兼用的补硒方式。
6.3.1叶面补硒
将硒肥料配成浓度70mg/kg~120mg/kg的硒溶液,在结薯期(移栽后25d左右)、坼缝期、块根膨大期补硒2次~3次。每次每公顷人工均匀喷施硒溶液450kg~750kg,无人机细雾喷施,要求叶片、茎均要喷施到硒溶液,以不滴水为度。应选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施硒;硒溶液浓度精准,距叶片35cm细雾均匀喷施;施硒后6h之内遇雨水冲洗,应及时补喷1次;不应与碱性农
药、肥料混用;采收前20d停止施硒。
6.3.2根际补硒
土壤翻耕前,田间按产品说明施用硒土壤调理剂。然后翻耕,使土壤与硒肥充分混匀。
7适时收获
当地温低于18℃,薯块即停止膨大,低于9℃易受冷害。因此,当地平均气温降至15℃时即
3
开始收获。留种时注意要精选薯块,选好窑址,药剂处理,控制窖温,安全贮藏。
8档案管理
8.1生产操作档案
对主要农事活动应逐项如实记载。记载内容参见附录A.1。
8.2投入品使用档案
对主要投入品的品名、种类、来源,使用日期、用量、方法、效果等应逐项如实登记。记载内容参见附录A.2。
4
附录A
(资料性目录)
生产操作档案
表A.1农事活动记载表
丘块名称
面积(hm2)
品种
序号
土壤种类、肥力、前茬作物
操作日期(月、日)
操作内容与方法
完成情况及效果
记载人
1
2
…
表A.2投入品使用记载表
丘块名称
面积(hm2)
品种
序号
品名
种类
来源
使用日期
(月、日)
用量
方法
效果
记载人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