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
11
DB14/T1160—2015
甘薯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轻简化栽培品种选择及育苗、定植前准备、薯苗定植、田间管理、收获及贮藏。本标准适用于与中、大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甘薯起垄、栽插、切蔓、挖掘收获机具的甘薯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6种薯
GB7413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00甘薯脱毒种薯
DB14/T597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甘薯轻简化栽培
采用以机械化为主的甘薯生产方式。
3.2
甘薯垄膜一体机
可完成适宜甘薯种植田的旋耕、起垄、覆膜、镇压等作业的机具。
3.3
甘薯破膜注水栽插机
可完成甘薯栽植的破膜、注水并进行人工扦插作业的机具。
3.4
甘薯切蔓机
2
DB14/T1160—2015
可完成甘薯收获前的薯蔓粉碎还田作业的机具。
3.5
甘薯收获机
可完成甘薯挖掘、起薯、清土、铺放作业的机具。
4品种选择及育苗
4.1品种选择
选用经国家甘薯品种审定委员会及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鉴)定,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符合市场需求和种植目标的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专用型品种。
4.2育苗
选用脱毒种薯育苗,种薯质量符合GB4406及NY/T1200的规定。育苗技术按照DB14/T597的执行。种苗质量应满足GB7413要求。
5定植前准备
5.1选地、整地
应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保墒蓄水良好、排灌方便、土壤pH值在6.5~7.5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种植。前茬作物收获后,冬前深翻土地25cm~30cm。施用肥料要符合NY/T496通则要求。中等以上肥力土壤每667m2鲜薯约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kg~5000kg,尿素10kg~15kg,过磷酸钙35kg~40kg,硫酸钾15kg~20kg,氮肥、磷肥、钾肥应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进行旋耕作业。
5.2起垄覆膜
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0%~70%时应用垄膜一体机进行旋耕起垄覆膜作业,作业效果垄高25cm,垄距100cm,垄顶宽25cm,垄底宽65cm,垄面虚实适度且平整,地膜宽90cm,厚度0.015mm。
6薯苗定植
土壤5cm温度稳定通过15℃以上进行薯苗定植,应用甘薯开穴注水栽插机进行栽植作业,每穴注水0.3L~0.5L,人工随后斜插,入土节位4~5节,人工埋土,拍实。单行栽植,株距23cm,每667m2栽植密度3000~3500株。
7田间管理
7.1化学除草
7.1.1除草剂使用应执行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相关标准。
7.1.2地块起垄至定植前,土壤湿润时对甘薯大田进行封闭除草。每667m2使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200mL+50%乙草胺乳油150mL~200mL,兑水30kg~40kg喷雾。
33
DB14/T1160—2015
7.1.3定植后到封垄前,杂草2~5叶期根据草量多少每667m2可选用5%的精喹禾灵乳油60mL~100mL,或12.5%的精吡氟禾草灵乳油60mL~100mL,兑水30kg~40kg进行喷雾。
7.2灌水
定植后垄内土壤相对水量低于50%时要及时灌水。
7.3化控
叶面积指数超过4时,每667m2使用15%可湿性多效唑粉剂150g,兑水30kg~40kg喷雾。对生长旺盛的田块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d。
7.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方法应符合DB14/T597要求。
8收获
8.1切蔓
收获前的1~2d使用切蔓机进行机械割蔓,使用动力为18kW~30kW拖拉机,要求轮距为95cm~120cm,底盘离地间隙大于30cm。切蔓前调试调达到切蔓时不伤薯块,留蔓长度以不影响机械收获为宜。
8.2收获
收获时应用甘薯收获机破垄明薯,捡拾时做到轻拿轻放,避免损伤。
9甘薯贮藏
一般采用窖藏,收挖后待伤口愈合后入窖。贮藏时保持窖温10℃~12℃,相对湿度80*~85*。
10田间档案记载
甘薯生产者应对品种、主要生长期、药剂使用情况、肥料使用、管理措施及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