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第六章–6.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 * 6.6 序列码发生器 一、概述 3.序列码发生器结构类型 二、计数型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 1.概念 2.作用 1.已知序列码 2.已知序列长度 三、移存型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 1.已知序列码 (2)利用最长线性序列码发生器进行设计 ①最长线性序列码(m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 2.已知序列长度 (1)自己构造序列码,然后按“已知序列码”设计 ②非m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 一、概述 1.顺序脉冲概念 2.顺序脉冲发生器概念及分类 3.顺序脉冲发生器的设计 6.7 顺序脉冲发生器 二、举例 6.6 序列码发生器 一、概述 1.概念 2.作用 (1)计数型 (2)反馈移存型 3.序列码发生器结构类型 f1 fm 组合逻辑 模M计数器 … Qn Qn-1 Q1 … 图6.6.1 计数型序列码发生器的结构图 图6.6.2 反馈移存型序列码发生器的结构图 组合逻辑 Qn Qn-1 Q1 … Fn Fn-1 F1 … CP f … (1)设计模值等于序列长度的计数器 例6.6.1 设计产生序列码F的计数型序列码发生器。 二、计数型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 步骤: (2)设计输出F为所需序列码的组合电路 1.已知序列码 解: (1)设计模值M=8的计数器 (2)设计输出F为所需序列码的组合电路 表6.6.1 例6.6.1组合逻辑的真值表 1 1 0 1 0 1 1 1 1 0 0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0 0 1 0 0 0 0 F Q0 Q1 Q2 Q3 图6.6.3 用74161和74151构成的序列码发生器 例 6.6.2 设计产生序列码101000,101000,…的反馈移存型序列码发生器。 解:① 求触发器的级数 2.已知序列长度 三、移存型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 1.已知序列码 取n = 3 。 ② 列状态转移表 0 1 0 1 0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1 模数 状态转移路线 Q1 Q2 Q3 M=4 × 表6.6.2 例6.6.2使用3个触发器的状态转移表 101000101000 ③ 取n=4,列状态转移表 0 1 0 1 1 0 0 0 1 0 Q3 1 0 0 0 1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模数 状态转移路线 Q1 Q2 Q4 M=6 √ 表6.6.3 例6.6.2的状态转移表 ④ 求激励函数 Q4Q3 Q2Q1 0 ? ? 1 10 ? ? ? ? 11 ? ? 0 0 01 1 ? 0 ? 00 10 11 01 00 D1 D1 = Q3Q2Q1 + Q4Q2 = Q3Q2Q1 Q4Q2 ? 1 1 0 ? 1 1 1 0 ? 1 1 1 ? 1 1 1 1 ? 1 0 1 ? 1 1 0 1 ? 1 0 0 ? 1 1 0 0 ? 0 1 1 ? 1 0 1 1 ? 0 0 1 ? 1 0 0 1 ? 1 1 1 ? 0 1 1 1 ? 1 1 0 ? 0 1 1 0 ? 0 1 1 ? 0 0 1 1 ? 0 0 0 ? 0 0 0 0 D1 Q4 Q3 Q2 Q1 Q4 Q3 Q2 Q1 n n n n n+1 n+1 n+1 n+1 ⑤ 作逻辑图 图6.6.4 例6.6.2的逻辑图 (2)利用最长线性序列码发生器进行设计 2.已知序列长度 (1)自己构造序列码,然后按“已知序列码”设计 ①最长线性序列码(m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 a.线性序列码 Q Q′ ⊕ Q〞 Q′ :Q左移若干位 Q〞 :Q或Q左移若干位 例1 110 101 ⊕ 011 Q Q左移1位 Q左移2位 例2 100 001 ⊕ 101 Q Q左移1位 × b.m序列码 序列长度 M=2n-1 的线性序列码。 在电路上,由移位寄存器和异或反馈网络构成。 c.m序列码发生器的设计 例6.3.3 设计M=15的m序列码发生器。 解:① 求触发器的级数n 由 2n-1=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