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物理九年级13章 内能 复习课 (共40张PPT).ppt

发布:2018-04-01约2.4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布置作业: 1 家庭作业 2 练习册习题选做 1 如图2-2-1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再向密闭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会出现雾气,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推动瓶塞______时,内能______,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图2-2-1 做功 减少 2. 质量为10 kg,初温为20 ℃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将这些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如果这些热量是由干木柴完全燃烧提供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80%被吸收,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的柴? (q=1.2×107 J/kg) 解:Q吸=cm水(t-t0)=4.2×103×10×(100-20) J=3.36×106J Q吸=Q放.η ∴Q放= = =4.2×10 6J, 由m柴= = =0.35 kg * 中考命题原则之一: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内能和内能的利用 主讲:孙国华 知识点 分子热运动: 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与温度有关)运动。 2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 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 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________ _____________运动,相比较而言,煮茶叶蛋时 ,蛋很快就会咸,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下述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事例是(????? ) A.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皮里面也有些发黑了 B. 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 C. 在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杯子都变红了 D. 在医院治疗室里能嗅到酒精味 扩散 永不 停息的无规则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越剧烈 B 知识点 内能(热能) 1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而具有分子动能; 2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从而具有分子势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说明: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温度为零摄氏度的物体没有内能 ???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 C.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 D.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D ? ?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物体的状态和体积、物体的质量有关. 同—物体(状态、体积相同)温度高时内能大。 质量不同的物体的内能大小—般难以比较。 知识点 改变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做功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1下列哪个是利用做功改变内能( ) D 2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0 ℃的冰内能为零 B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C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D 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多 C 知识点 比热容:物质本身的特有的性质 单位: J/(kg·℃) 物理意义:1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的多少 符号:c 1 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 A 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B 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候 C 供暖系统使用水循环供暖 D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D 3.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它表示________ 温度每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2.1×103焦耳 4. 质量为10 kg,初温为20 ℃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 将这些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Q吸=cm水(t-t0)=4.2×103×10×(100-20) J=3.36×106J 1千克的煤油 2. 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 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砂石的_________较小. 知识点 1利用内能来加热 燃烧燃料供热 热值:公式:q=Q/m 单位:J/Kg 电能供热 光能供热 2利用内能来做功 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1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_________,把内能转化为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