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3节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PAGE
PAGE13
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1.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论的主权。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权益的含义和范围。(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紧迫性。(综合思维)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战略布局及其内容。(综合思维)
1.海洋权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有哪些?
3.我国南海诸岛包括哪四大群岛?
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哪里?由哪些岛礁组成?
5.我国是怎样进行战略布局建设海洋强国的?
一、海洋权益
1.含义: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
2.范围: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
3.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
4.各类海疆分布示意图
5.我国海疆分布的众多岛屿都是我国不行分割的领土
(1)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由我国最早发觉、命名和开发利用,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岛的东北侧,是台湾的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等岛礁组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领海的地位低于领土。 ()
(2)领海是从领海线起向海上延长肯定宽度的水域。 ()
(3)领海的宽度为12海里。 ()
(4)沿海国在领海范围内享有关闭领海的权利。 ()
提示:(1)×领海的地位与陆上领土相同,都是一个国家不行侵扰的一部分。
(2)×领海线是指领海的外部界线,领海基线与领海线之间是领海。
(3)×领海宽度为最宽不超过12海里,但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未明确规定,详细值由各国自己主见。
(4)×领海范围内其他国家有无害通航权,不得随意关闭。
[特殊提示]海洋权益涉及国家主权、平安和发展的核心利益;各种海洋权益相互影响、相互交织而又不能相互替代,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1.目标: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海洋强国的含义: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爱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3.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
(1)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靠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靠程度大幅提高。
(2)在管辖海疆外的海洋权益须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
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1.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2.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3.创新海洋科技。
4.爱护海洋生态环境。
5.维护海洋权益。
6.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微思索]为什么我们要树立“海洋国土”的观念?
提示:我国海岸线很长,大陆架宽广,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事关我国国家平安和长远发展,须要保卫和支撑海洋发展的平安,维护海洋权益;须要爱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卫敌对国家从海上的入侵。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位于25°40′N~26°00′N,123°20′E~124°40′E,面积约5.69平方千米。图1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详细范围图,图2为我国钓鱼岛照片。
图1图2
问题1(综合思维)图1中A点的领海线距我国的领海基线距离是多少?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12海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问题2(综合思维)为什么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提示:在历史上,明朝初期钓鱼岛就已明确属中国全部,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水深不足200米的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长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水深2000多米的冲绳海槽相隔。因此,钓鱼岛既不是所谓“归属不明”的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问题3(综合思维)简述建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提示:有利于巩固我国的国家平安;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有利于增加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维护我国渔民正值的合法权益。
问题4(人地协调观)请列举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举措。
提示:加强海洋立法;增加海洋意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海上平安保障体系;加强海洋执法。
1.各类海疆的划分及相关权益
名称
划分
相关权益
领海
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疆。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沿海国在领海内享有的主权及其领海上空、海床和底土,外国船舶享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