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修3第3单元第3课时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二)启蒙运动(人民版浙江专用).ppt

发布:2017-07-09约6.38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指导思想 早期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主要代表 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莎士比亚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 主要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 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核心内涵 以人为中心研究问题,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 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以理性主义反对君权、神权与特权,追求自由与民主,并提出了建立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 历史影响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在西方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摧毁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精神枷锁;促进了文艺的繁荣;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思想准备;传播到世界,激励人们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37分) 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6分)  【参考答案】相同点: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6分)    材料二“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在《致罗马教廷》的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痛苦的巨流,凶残的庙堂”,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建立以人而不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请回答: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思想内容?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材料所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内容。核心思想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否定“以神为中心”的观点。(6分)  材料三“当人民被迫服从时,他们做得到;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做得更好。因为人民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依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3)材料三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人权思想,为即将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作充分的思想准备,也成为资产阶级革命中有力的思想武器。(6分)    请回答: (4)材料二、三反映的共同话题是什么?由此你怎样认识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8分) 【参考答案】共同点是强调思想解放,反对封建专制的束缚,提倡科学、自由、民主、平等。这两次思想解放潮流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情况下产生的。其目的是仍然要发展资本主义。由此进一步证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8分)     材料四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五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请回答: (5)归纳材料五所体现的思想,为此采取哪些措施?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6分) 【参考答案】权力相互“制约和平衡”。“三权分立”。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6分)    请回答:(6)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四与材料五各侧重什么?(5分)  【参考答案】材料四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五侧重于如何保卫自由和人权。(5分)   第(1)问的回答主要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的相同点。第(2)问的回答可以直接从材料二中彼特拉克可知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第(3)问主要从材料的出处卢梭《社会契约论》可知材料三是关于启蒙运动。第(4)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比较文艺复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