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七律 长征 教学设计.doc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读中感悟,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年是2012年,78前的10月,中国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壮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
2017-06-07 约2.25千字 6页 立即下载
-
人教课标版第9册第25课《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字,会写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十送红军》。
一、导入新课:
1、这支歌你听过吗?这是什么时候的歌曲呢?(长征)。
2、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征吗?你们了解长征吗?谁来说说你对长征的了解?(学生自由交谈)我们读过哪些有
2017-06-06 约字 6页 立即下载
-
《25七律·长征》教学反思_0.doc
《25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是我讲的公开课,课前让学生查阅了有关长征的历史史料、故事等。课前让学生简单介绍了长征途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和经典战例,如《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长征故事》,“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与藏族同胞结盟”等,使学生初步感受长征的艰难。我们排练的《四渡赤水》,那种英勇的荡气回肠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也符合《七律·长征》的教学主题,所以课前放给学生听,能迅速地进入情景。
讲课的思路: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懂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解题时,把律诗的知识点也渗透进去了,比如四联,八句。偶句押韵,中间两联对仗。作者毛泽东,让学
2017-01-14 约2.58万字 43页 立即下载
-
《25七律·长征》教学反思.doc
《25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25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nbsp;
《七律·长征》是我讲的公开课,课前让学生查阅了有关长征的历史史料、故事等。课前让学生简单介绍了长征途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和经典战例,如《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长征故事》,“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与藏族同胞结盟”等,使学生初步感受长征的艰难。我们排练的《四渡赤水》,那种英勇的荡气回肠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也符合《七律·长征》的教学主题,所以课前放给学生听,能迅速地进入情景。
nbsp;nbsp;讲课的思路: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懂诗意、多诵读、悟诗情。nbsp;nbsp;nbsp;
nbsp;nbsp
2017-01-12 约2.58万字 41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2).doc
巧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感悟文本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城关小学 王晓妮
电话巧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感悟文本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城关小学 王晓妮 电话内容提要: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精读阶段的重要目标。本课教学我以生为本,关注学情:由于学生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缺少感性认识,所以在课前要求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资料, 查找作者的有关生平,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同时针对有些字词不太容易理解,要求学生在课前加强预习。课中我巧用信息技术播放相关影片和图片,逼真地再现长征的某一过程,为学生创设情境,紧扣重点词不怕,引领学生在反复品读感悟中真切地感受到长征
2017-06-08 约6.08千字 7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pdf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完成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会2个生字;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
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文。
1、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大意。
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你能
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
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2025-03-26 约3.9千字 7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七言律诗体裁的特点;识记诗中的生字词;了解诗句中夸张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品评作品中的词句,让学生通过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
情感与态度
了解红军长征中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出示十八大相关图片及文字信息,揭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
承上启下的总结,揭示课题《七律?长征》
师: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也是杰出的诗人,就让我们通过《七律?长征》的学习,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与诗人的情
2023-05-09 约1.94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doc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诗词的朗读节奏;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了解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品评作品中的诗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诗句展开丰富的想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让学生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热爱伟大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的夸张手法。
3.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
2019-08-15 约3.17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x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 索寒。
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 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颔联和颈联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教学准备:
生搜集红军长征途中的相关故事,红军长征的路线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毛泽东图片,你们认识他吗?说到毛泽东不由得让我们想起长征。板
2023-10-06 约2.3千字 3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x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5.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你们知道哪些发生在长征途中的
2025-04-27 约2.63万字 68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通过资料的适时呈现和学生的朗读想象,加深对诗歌的领悟,以期引领学生走进长征的深度空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
2017-06-03 约3.02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pdf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
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通过资料的适时呈现和学生的朗读想象,加深对诗歌的领悟,以期引领学生走进长征的
深度空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推荐读物
《万水千山》、《长征》、
2024-09-14 约4.45万字 38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x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平顶山市石龙区艳伟学校 郭玲
教学目标:
1、细读感悟红军走过的“万水千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材地位:
《七律·长征》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是毛泽东的原作,又是主题单元开篇之作,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教会学生理解作品,二是让学生借这一扇窗口感受伟人的风采。
设计意图:
由于长征发生年代距离小学生较远,学生阅历肤浅,他们对红军当年的艰苦未必会有深刻体会,但同时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也表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
2023-09-20 约2.04千字 5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x
PAGE
PAGE
1 -
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课题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崖、渡、索”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课前准备:
1.搜集与长征有关的资料和故事;制作与长征相关的图片课件,红军强渡大课前准备 渡河的视频。(教师)
2.搜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走进长征,感受
2023-10-05 约1.73千字 5页 立即下载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1).docx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诗中”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暖、寒、更、喜、尽、开颜”等主要词语的含义;体会诗中运用的夸张手法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诵这篇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同时,训练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历史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诗的学习,体会红军长征途中越过千难万险的情景,学习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弄懂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长征的视频、文字资料和《长征》歌曲录音并用powerpoint制成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
2023-10-07 约2.85千字 10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