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
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课题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崖、渡、索”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课前准备:
1.搜集与长征有关的资料和故事;制作与长征相关的图片课件,红军强渡大课前准备 渡河的视频。(教师)
2.搜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走进长征,感受主旨(用时:5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长征的岁月,并指
导学生结合资料回忆长
征相关的故事。
2.板书课文题目,并请学生说一说长征的背景3.课件出示长征的相关图片、视频片段,教师补充介绍长征的资料。
学生活动
1.简单汇报搜集到的长征途中 发生的感人故事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丰碑》)
2.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长征的资料,并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3.通过观看关于长征的图片和影视资料,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了解历史,导入新课,使学生先进入学习氛围,能够更有激情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了解七律,建立知识结构。
环节二:二、学习字词,质疑问难(用时:10分钟)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学习交流活动。
3.教师相机指导“逶迤、磅礴、岷山”等词语的读音。
4.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学生活动
1.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读不准的字、易错字,同桌间相互交流。
2.同桌互读,熟记字词。组长用 字卡检测组员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语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3.在教师指导下读准“逶迤、磅礴、岷山”等词语的读音。
4.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学生小组学习,组长组织组员朗读课文,并进行相互评议。
(2)小组选派代表朗读课文。全班评议,正音。
设计意图
从有目的地自读三遍,再指名读、指导再读、齐读,让全体学生都能把诗读通读顺;从诗题的味道,再到学生读诗的味道,教师范读的味道,学生再齐读的味道,让全体学生都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读诗的机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提出学习要求:
(1)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3)梳理未解决的问题。
2.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共同解决各小组的问题,并相机点拨讲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初步感受课文所表 达的豪迈气概。
(1)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齐读、轮读、分句读、表演读、想象读等)读课文,达到准确、流利。
(2)质疑:小组选代表汇报学习结果,并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2.针对几个集中问题,结合资料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自己读懂古诗的能力,知道学习古诗要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图片、注释、链接及课外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等。
四、介绍文体,了解律诗(用时:3分钟)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介绍“七律”同时用课件展示相关资料。
2.引导学生拓展交流。
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其他小组倾听并进行补充。
2.把自己最喜欢的毛泽东诗词 有感情地朗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自己读懂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指导写字,规范美观(用时:7分钟)
教师活动: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崖、渡、索。
2.播放生字动漫,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等。
3.示范书写。
4.组织学生评议,再次练写。
学生活动:
1.认读生字。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随着教师示范,练习书写。
4.交流生字间架结构要点,修改自己书写的生字。
设计意图:
重视书写评价,引导学生充分交流书写要点,互相评议,然后再书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