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人力资源.ppt

发布:2017-05-26约4.65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人力资源 第一阶段: 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人口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间为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性 人力资本概念(Human Capital)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提出的。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人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殖的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人力资本通常被定义为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有效运行这些知识的能力。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展经济学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探讨人口素质或质量的提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 人力资本理论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两种研究思路。一种称之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宏观研究思路。另一种思路称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研究思路。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的理论从二个方面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一是扩大了资本涵义,改变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资本总是有形的、物质的观点,开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二是对现代经济增长作出了新的解释。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人力资本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他多次借鉴历史事实,来论证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舒尔茨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资本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人力资本——包括知识和人的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并非一切人力资源、而只有通过一定的投资方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舒尔茨将它称为人力资本,并进一步指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方式。 (二)贝克尔的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 贝克尔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家庭生育分析,把生育决策整合进微观经济学效用分析的框架中,孩子被当做一种特殊种类的消费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一种投资品),这样一来,相对于其他商品,生育成为消费者(家庭)对孩子需求的理性经济反应,从而清晰地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途径。 (二)贝克尔的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 夫妇生育孩子是因为子女能带来效用或效益。孩子对父母的效益概括起来主要有6个方面: ⑴劳动-经济效益。 ⑵养老-保险效益。 ⑶消费-享乐效益。 ⑷维系家庭地位的效益。 ⑸承担家业兴衰的风险效益。 ⑹扩展家庭效益。 (二)贝克尔的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 一般而言,收入增加会导致对所有商品需求的增加,其中也包括对子女的需求。这就是“收入效应”。但收入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提高了。这相当于孩子这种“商品”与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孩子变得昂贵了。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理性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会减少对孩子的需求,增加对其他商品的消费,即用其他商品来替代孩子。这就是“替代效应”。 (二)贝克尔的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 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两相抵消的结果,对孩子的需求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取决于孩子与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见图5.1)。 图5.1中B1为收入变动前的预算线,其斜率表示孩子和一般商品的相对价格。B1与无差异曲线U1在E1处相切,在这一点上家庭效用达到最大化,对子女的需求为C1。收入增加后,预算线平移到B2,新的效用最大化均衡点为E2,对子女的需求为C2。由于孩子的机会成本提高,预算线旋转到B3,均衡点为E3,对子女的需求为C3。从C1到C2是收入效应,从C2到C3是替代效应。 在一般条件下,我们可以预期: >0表示家庭收入越高,对孩子的需求越大; <0表示孩子的净价格越高,对孩子的数量越低; >0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相对于孩子的价格越高,需要的孩子的数量就越大; <0表示相对于孩子对其他商品的偏好越厉害,需要孩子的数量就越少。 二、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形成 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体力上的投资,一个是智力上的投资。 1.对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与       相比较 i即为内部收益率,将i与其他投资的收益率对比,如果发现i最高,则投资于教育,否则就进行其他投资。 ? 社会收益率 个人收益率 初等 教育 中等 教育 高等 教育 初等 教育 中等 教育 高等 教育 低收入国家 23.4 15.2 10.6 35.2 19.3 23.5 中低收入国家 18.2 13.4 11.4 29.9 18.7 18.9 中高收入国家 14.3 10.6 9.5 21.3 12.7 14.8 高收入国家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