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纵隔子宫的诊断价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纵隔子宫的诊断价值
陈红梅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纵隔子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怀疑为纵隔子宫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宫腔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纵隔子宫的符合情况。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完全型纵隔子宫82例,完全型纵膈子宫18例,双角子宫20例,弓型子宫2例,误诊18例,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其诊断符合率为85.2%;100例经宫腔镜检查确诊的纵隔子宫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其厚度、长度以及占宫腔纵轴比例与宫腔镜检查结果均相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纵隔子宫,可清晰显示纵膈的内部状况及其分型,为临床进一步采取措施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纵隔子宫;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妇女生殖道畸形中的一种,纵隔子宫则属于一种先天性子宫畸形,其发病率为2%-3%,分为不完全纵膈子宫和完全纵隔子宫,该症与反复性流产、早产、不孕有密切关系[1]。宫腔镜检查是纵隔子宫的主要诊断方法,被临床上公认为诊断纵隔子宫及其分型的金标准。本研究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标准,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类患者进行检查,旨在探讨其在纵膈子宫诊断中的价值,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选自我院妇产科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疑似纵膈子宫患者122例,年龄22-40岁,平均(29.7plusmn;5.1)岁,其中有症状者71例(36例有反复性流产史,13例患者原发性不孕),另外51例患者均因与生殖无关原因来院就诊时发现,均无不良生育病史。入选者均排除子宫畸形已妊娠者、肌瘤切除术史者、子宫肌瘤所致宫腔变形者,均进行彩色多谱色超声检查并行宫腔镜检查。
1.2方法
1.2.1 仪器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型号为飞利浦HD15),以6MHz为阴道探头频率。
1.2.2检查方法 ?检查前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以便于显示盆腔前方结构;?将适量耦合剂置于阴道探头的顶端,然后套到避孕套内,避孕套表面涂适量消毒润滑剂;?将阴道探头缓缓置入阴道内至阴道后穹窿,进行子宫横切面、纵切面全方位扫查,记录子宫及宫腔形态,测量隔的厚度、长度及其占宫腔长度比例。
1.3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生殖学会关于纵膈子宫的分类法制定诊断标准[2]:由两宫角间纵膈部分或全部吸收障碍引起。不完全纵隔子宫:宫底外形微凸或有凹陷(小于1cm),有纵膈存在,未延伸至宫颈;完全纵膈子宫:宫底纵膈延伸至宫颈,将宫腔完全分离,宫底外形微凸或有凹陷(小于1cm)。
1.4 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5.0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以Plt;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结果比较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完全型纵隔子宫82例,完全型纵膈子宫18例,双角子宫20例,弓型子宫2例,误诊18例,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标准,其诊断符合率为85.2%(104/122)。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将7例不完全纵隔子宫患者误诊为双角子宫,将2例不完全纵隔子宫患者误诊为完全纵膈子宫,将7例弓型子宫误诊为不完全纵膈子宫,将2例双宫体单宫颈双宫颈管患者误诊为双角子宫,总误诊率为14.8%,详见表1。
3讨论
纵隔子宫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子宫畸形,其临床症状与其他子宫畸形非常相似,如早期自然流产、不孕等。有研究者发现,对纵膈子宫患者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殖状况[3]。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诊断纵隔子宫的方法有多种,如CT、超声、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等,虽然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但其有创性操作和高费用的局限导致其不利于临床推广,造影检查则无法观察子宫肌层及其内膜层的关系,磁共振检查费用高、所需时间长,均不利于推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则弥补了以上几种诊断方式的缺点,以其易操作、廉价、无创等优点得到临床检验医师的青睐。据研究文献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纵隔子宫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认为可作为诊断纵膈子宫的一项敏感性较强的检查方法[4]。
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2例疑似纵膈子宫患者,并均经过宫腔镜检查,以后者检查结果为标准,研究结果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5.2%,共误诊18例,误诊率为14.8%。同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清晰的观察宫腔内的状况,而且能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