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及正常值.ppt

发布:2017-11-05约1.76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及正常值 1.P波: 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电压: 肢导0.25mv; 胸导0.2mv; 时间: 0.12s; 形态: 方向:P I、II、III、avF直立 P avR倒置 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的电位 变化; 命名:Q波 P波之后第 一个负向波; R波 P波之后第 一个正向波; S波 R波之后第 一个负向波; 时间:0.06~0.10s; 形态: 肢导: I、II、III及avF以正向波主; avR以负向波为主;avL不定; 胸导 :从V1~V6 : R波逐渐增高; S波逐渐减低; 单向波、双向波、三向波或多向波,如图示: 3.T波:代表心室的快速复极阶段 方向:与QRS波群的主 波方向一致; T波在I、II、V4~6向上, aVR向下;若V1向上, 则V2~6就不应向下。 电压: ≥ 1/10R 形态:顶端圆钝光滑、 无切迹、无挫 折、 升支缓、降支陡。 4.P-R间期:代表激动从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 极开始所用的时间; 正常范围:0.12~0.20s; 5.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全部时间。 心率在60~100bpm: Q-T间期为0.32~0.44秒。 心率校正的QT间期: QTc = Q-T/ (R-R) QTc最大值为0.44秒。 怎样阅读心电图: 1.心电图方格纸的意义: * * 电压:胸导 V1、V2呈rS型, R/S1, Rv1 ≤1.0mv ; V3、V4呈RS型, R/S=1; V5、V6呈Rs型,R/S1;Rv5 ≤ 2.5mv; Rv5+Sv1 ≤ 4.0mv(男)~ ≤ 3.5mv(女); Rv1+Sv5 ≤ 1.05mv ; QRS低电压:肢导 0.5mv; 胸导 0.8mv。 Q波的正常值:时间0.04秒;深度 1/4R波; V1V2无q波;avR的Q波无意义 6.J点:QRS波群的终点与ST段 起始处的交点,一般在 等电位线上。 7.ST段:代表心室的早期复极期, 一般位于等电位线上。 抬高: 0.1mv;(V1V2 0.3mv;V3 0.5mv) 压低: 0.05mv; 8.U波:T波之后0.02~0.04″出现的振幅较小的波,方向与T波一致。多见于胸导,尤其是V3,其机理目前不明。 心电图纸由横竖均为1mm间隔的小方 格组成。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做了统一的规定: 横向:时间。走纸速度为25mm/s,每1 小格=0.04S; 纵向:电压。外加1mV的电压基线升 高10mm,每1小格=0.1mV。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