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ppt
(十一)V5导联P波正向,极少数偏低小。QRS波群可呈qR、Rs、qRs、R型,少数呈RS型。ST段抬高应小于0.1mV,压低应小于0.05mV。T波正向直立。U波应正向,偶有低平。
第95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感谢大家观看第96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在儿童中或心率快时,QRS时间可略短些,但不应小于0.06s。
室壁激动时间(VAT),室壁激动时间是指电激动自心室内膜到达外膜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有时能反映出室壁的厚度。在心电图上是指从QRS波群开始到R波顶峰垂线之间的时距。正常成人V1导联的VAT不应超过0.03s;在V5导联中的VAT男性不应超过0.05s,女性不应超过0.045s。
第63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QRS波群电压在不同的导联中,QRS波群的电压各不相同。一般说来,正常Q波的幅度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2~1/4,其深度一般不超过0.3mV。如Ⅰ导联Q〈R的15%,Ⅱ导联Q<R的20%,Ⅲ导联Q<R的25%;在右胸导联中,正常成人不应出现Q波。在左胸导联中,Q波的深度应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1/4。第64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在Ⅰ、Ⅱ、Ⅲ导联中,正常R波的振幅分别为1.5、2.5、2.0mV以内;在aVR导联中,R波振幅不应大于0.5mV;在aVR导联中不应大于1.2mV;在aVF导联中不应大于2.0mV。在胸导联中,V1导联R波振幅最小,一般不超过1.0mV(平均0.4mV);在V5导联中,R波振幅最高,但不应超过2.5mV(平均1.2~1.8mV)。第65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正常S波在标准导联及左胸前导联中,其深度应在0.6mV以内(平均0.25mV);在右胸前导联中,S波平均为1.2mV,最深一般不超过2.4mV,偶尔可达3.2mV。在正常情况下,V1导联中R/s的比例应小于1;V5导联中R/s的比例应大于1;RV1+SV5应小于1.2mV,RV5+SV1男性应小于4.0mV,女性应小于3.5mV。R1+S3应小于2.5mV。
第66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五、结合点(J点)
QRS波群的终点与ST段交接处,称为结合点,简称为J点,该点主要代表心室肌已全部除极完毕。通常J点多在等电位线上,上下偏移不超过0.1mV。
第67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六、ST段是由QRS波群的终点(J)到T波开始的这一段时间,它主要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到心室复极开始的这一短暂时间。此时心室肌处于除极化状态,并无电位变化,因而呈等电位线。在正常情况下,J点可因多种原因发生移位,而影响ST段,故在测量ST时,应自J点后0.04s开始测量至T波的开始,来确定有无ST段的移位。第68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ST段的正常时限为0.05~0.12s,过去认为,一般情况下ST段的时限变化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69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但近年来已有人注意到ST段呈水平型延长(0.12s)与冠状动脉的早期缺血有关。正常情况下,在肢体导联中,ST段可上移0.1mV,个别情况下上升可达0.15mV,仍属正常。在胸导联中,ST段上移的程度常较肢导联明显,在V1~V3导联中,ST段上移可达0.3mV,但V4~V6导联则较少超过0.1mV。ST段下移除Ⅲ导联偶可降低0.1mV外,在其他所有导联中下移均不应超过0.05mV。第70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七、T波
T波代表左、右两侧心室的复极波。T波可有多种不同的形态,它主要取决于T向量环在各导联轴上的投影。在正常情况下,直立T波的形态是由等电位线开始逐渐升高,到达顶点后随即较快地下降至等电位线,波顶圆钝,升降肢体并不完全对称。正常为升肢上升速度小于降肢的下降速度。第71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近期有人认为T波双肢对称与早期冠状动脉缺血有一定关系。正常T波的方向多与QRS的主波方向一致,振幅也大多与QRS呈平行关系。当QRS波群呈R、qR、qRs或Rs型时,T波多呈直立形;当QRS波群呈QS、rS、rSr或Qr型时,T波可呈低平或倒置。正常T波的时限为0.05~0.25s,但T波的振幅愈高,其时限愈长。第72页,共9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正常T波的振幅在各个不同的导联中,随R波振幅的高低或R波方向的不同而不同。T波电压在Ⅰ导联通常为0.1~0.2mV,最高可达0.6mV;在Ⅱ导联中电压通常为0.2~0.6mV,最高可达0.85mV;在Ⅲ导联中电压正向时通常不超过0.6mV,负向时一般小于0.5mV,但有时也可呈平坦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