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心电图正常值及房室肥大技术知识.ppt

发布:2018-04-11约2.87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电图正常值及 正常心电图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室 1、定义:窦房结规律的每分发出60-100次激动,形成匀齐的心律 2、发生机制:窦房结起搏细胞自动的、有节律的除极,发放窦性激动 3、心电图诊断: ①I、II、aVF、V4-6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 ②P-R间期:0.12秒~0.20秒 ③P波频率:成人60~100次/分 ④P-P间期之差在同一导联<0.12秒 一、正常窦性心律 心房肌除极波 ①形态:高尖、双向、低平、双峰、倒置 窦性P波:PI、Ⅱ、avF 、V4-6直立,PavR倒置 ②时限:<0.11s。双峰时,峰间距<0.04s ③电压:<0.25mv(肢导联)、<0.20mv(胸导联) 二、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1.P波 P波各种形态 1.直立;2.高尖直立;3.双峰(后峰大于前峰); 4.双峰(前峰大于后峰);5.高宽双峰;6.圆顶尖峰;7.低平;8.正负双向;9.负正双向;10.平坦11.倒置 心率正常时,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 幼儿及心动过速时,P-R间期相应缩短 老年人及心动过缓时, 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20秒 2、P-R间期 3、QRS波群 ①时限:正常成人<0.11s 多数在0.06~0.10s,平均0.08s ②电压: 胸导联:A.右室 RV1<1.0mv,RV1+SV5<1.05mv B.左室 RV5<2.5mv RV5 +SV1<4.0mv(男) <3.5mv (女) 肢导联:A.右室 RavR<0.5mv (当以R波为主,<0.5mV定性可诊断RVH) B.左室 RavL<1.2mv,RavF<2.0mv,RⅠ<1.5mv RⅡ+RⅢ<4.0mv RⅠ+SⅢ<2.5mv Q波时限<0.04秒 Q波振幅<R/4 QRS电压:正负向波振幅绝对值相加:肢导>0.5mv                   胸导>1.0mv qs QS QS切迹 QrS qr Qr qR QR qrs qrS qRs QRs QRS 胚胎r rS rs RS Rs ③QRS波形态 r R R顶部 切迹 rsR′ S波宽钝 R顶部 顿挫 rsr′ RSr′s ′ rSR′ rSr′ Rsr′ 从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起点的间段,反映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正常时限:<0.15s。 与等电线在同一水平位上。在等电线以下,称为压低; 在等电线以上,称为抬高。 压低:每个导联均<0.05mv; 抬高:肢导联、V4-6<0.1mv,V1-3<0.3mv。 5、S-T段 ST段各种形态 正常 凹面向上抬高 凹面向下抬高 J点型抬高 水平型压低 下垂型压低 .上斜型压低 反映心室快速复极过程,为心室的晚期复极波 正常时间为0.1-0.25秒,电压为0.1-0.8mv. ①方向: 多数导联与QRS主波方向一致,I、II、V4-V6导联:向上, aVR 导联:向下; T波如果在V1导联直立,V2-V6导联不应倒置。 ②振幅:  肢导 ≥R/10(同导联),胸导 ≥R/8(同导联) ③形态: 正常T波形状是顶端圆滑,前后支不对称,前支漫长,后支陡直。 “冠状T波”:双支对称,高耸或倒置改变。 6、T波 T波各种形态 1.圆钝直立;2.高尖直立;3.基底部狭窄高尖; 4.低平;5.平坦;6.非对称倒置;7.对称倒置; 8.切迹;9.正负双向;10.负正双向 指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反映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 正常一般在0.32-0.44秒之间 矫正Q-T间期:≤0.44s 7、Q-T间期 胸导联易发现,在T波之后0.02-0.04秒出现,方向与T波一致。 振幅一般<同导联T/4,U波增高见于低血钾。 8、U波 1、心率:<1岁 110-150次/分 1-3岁 90-130次/分 3-5岁 80-120次/分 5-10岁 70-110次/分 >10岁 60-100次/分 2、电压: <3岁 RV5 <3.0mV RV5+SV1<4.5mV,RV1+SV5<4.0mV 3-14岁 RV5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