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组成原理课程设计–余三码十进制加法器.doc

发布:2017-05-27约2.5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 春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名称 余三码十进制加法器设计 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班级) 电算07402班 学生姓名 武英波 指导教师 谷 赫 起止日期 2010.6.15---2010.6.19 目 录 设计题目……………………………………………………………………………2 设计目的……………………………………………………………………………2 设计任务……………………………………………………………………………2 设计分析……………………………………………………………………………2 设计过程……………………………………………………………………………2 5.1 设计原理………………………………………………………………………2 5.2 器件选择………………………………………………………………………3 5.3 电路链接及结果显示…………………………………………………………4 设计心的……………………………… …………………………………………..8 7. 参考文献…………………………………………………………………………….8 1. 设计题目 余三码十进制加法器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2.设计目的 1.对已学过的组成原理知识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2.能按要求设计出具有一定功能的逻辑电路。 3.设计任务 1、已知余三编码由四位二进制组成,2十进制一位数的余三码进行相加要对最后的运算结果进行调整,若结果无进位,则从和数中减去3,若结果有进位,则在和数中加上3,设计具有此功能的加法逻辑电路。 2、利用MAX PLUS II完成电路图的绘制,选择合适的逻辑电路和芯片。 3、对所设计的电路分析其性能优劣,并与所熟悉的其他电路做比较,总结各自优缺点。 4、利用软件进行仿真。 4. 设计分析 余三码的十进制加法器,分析为输入的两个余三码数相加,结果为余三码数。实现余三码的十进制加法器可以使用多中方法,如超前进位加法器、串行进位加法器。可以使用集成器件,如74ls283等,也可以使用基本的与、或、非门等完成设计。 因此,余三码的十进制加法器的设计,在这里使用两中方法,一种是集成器件74ls283,原理是超前进位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与、非、或门,利用串行进位加法器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编码的变换。 5. 设计过程 5.1 设计原理 全加器原理:由全加器的真值表可得Si和Ci的逻辑表达式: 定义两个中间变量Gi和Pi: 利用这个方法实现行波加法器,每一个加法器产生的进位作为下一个加法器的Ci-1。 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 当Ai=Bi=1时,Gi=1,由Ci的表达式可得Ci=1,即产生进位,所以Gi称为产生量变 。若Pi=1,则Ai·Bi=0,Ci=Ci-1,即Pi=1时,低位的进位能传送到高位的进位输出端,故Pi称为传输变量,这两个变量都与进位信号无关。将Gi和Pi代入Si和Ci得: 由上式可知,因为进位信号只与变量Gi、Pi和 C-1有关,而C-1是向最低位的进位信号,其值为0,所以各位的进位信号都只与两个加数有关,它们是可以并行产生的。根据超前进位概念构成的集成4位加法器74LS283的逻辑图如下所示 上面是对使用工具的原理分析。下面是余三码十进制加法的原理: 设余三码编码的两个运算数为Ai和Bi,这两个运算数的相加和为Si’ ,进位为Ci+1’,校正后所得的余三码和数为Si,进位为Ci+1,则有: 当Ci+1’=1时,Si = Si’ + 0011,产生进位Ci+1 当Ci+1’=0时,Si = Si’ + 1101,产生进位Ci+1 5.2 器件选择 使用的是74LS283集成器件。74LS08实现与功能,74LS04实现非功能,74LS32实现或功能,74LS86实现异或功能。 二输入异或门74LS86 二输入与门74LS08 二输入或门74LS32 5.3 电路链接及结果显示 上图为输入一个(A4A3A2A1)余三码,输入一个(B4B3B2B1)余三码,这两个数相加,显示结果在(S4S3S2S1)中。这里用的方法是行波加法器。在MAX+plus II上设计连接上图,编译 没有错误产生。然后设定值开始仿真: 仿真没有错误,然后输出结果: (0011)+(0011)=(0011) (1000)+(1011)=(0110)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超前进位加法器的方法,利用集成器件74LS283,连接图形 编译,仿真同第一种方法,显示结果为: (0011)+(0011)=(0011) (100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