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5约1.1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1.北京的春节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6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鞭炮、通宵、万不得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喧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依次,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喧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纳的表达方法。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语:挂灯笼,贴对联,舞狮子,敲锣鼓。(猜一个节日)

2.回忆过春节的情景。你们喜爱过春节吗?说说理由。除了上述在图片中展示的事物外,还有什么与过春节有关的事物?(师生沟通收集到的资料)

3.在我们回味了年的感觉,了解了年的来历之后,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诞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2)学生提出难读词语,老师归类讲解,并完成形近字组词练习。

2.学生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沟通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读文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

1.默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从哪天起先,到哪天结束?并找出北京的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2.学生自绘表格。找出点明时间的词语,填在表格的左边。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小组合作沟通。老师相机指导。

3.汇报沟通,了解写作的依次和春节的习俗。

(1)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2)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3)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4)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打算足够。(5)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聚饭,守岁。(6)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7)初六:铺户开张,放鞭炮,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8)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9)正月十九:春节结束,学生上学,大人做事。

4.依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觉了课文是按怎样的依次写的吗?(时间。)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同桌之间相互沟通)

五、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依次,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仔细抄写,熟记于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