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6表里的生物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
Page2
16表里的生物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化学习
1.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纳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1)在文中找出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同桌之间相互读读自己找的句子。
(2)指名说说这些描写哪些让你很观赏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听后进行点评。
2.思索:
(1)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视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索总结出来的结论,“我”擅长视察、擅长思索。)
(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我”有什么反应?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爱听这表的声音,想伸手摸一摸。父亲不允许我动,但是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苦痛;“我”新奇心强。)
(3)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中,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渴求学问、求知欲望强。)
3.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吗?和同学沟通。
二、总结全文
从上面的分析、探讨、朗读中总结“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新奇心很强、渴求学问、擅长视察和思索、富有探究精神。)
三、拓展练笔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觉,虽然这样的发觉或许是那样的可笑,但却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童年的你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吧?请你学习作者边叙事边抒情的方法写一写。
【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凡是能发声的都是活的生物(认知、揣测)
趣表能发声(新奇)
表里有生物(推想)→证明
【教学反思】
我激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开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育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但是教学调控不够敏捷有效,教学机制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