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苏教版.doc

发布:2025-04-04约1.6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相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相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材第30、第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各自的特征。

2.能对物体进行分类,驾驭分类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究、合作沟通,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知道各自的名称。

难点:联系生活加深对各形体特征的相识,初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

模型,图形卡片,积木,实物,每组一个袋子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打算

导语:同学们,你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才智老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礼物倒出来看一看。

请各小组用这些积木拼搭一个自己喜爱的模型。

沟通拼搭的模型。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才智老爷爷还提了一个新的要求:把形态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各组分类,老师巡察。

(2)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说说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有棱有角的;一组是像柱子似的;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实物放在一起,说明这些都是长方体。(板书:长方体)

再拿一个长方体进行翻转,让学生相识摆放不同的长方体。

然后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试着起个名字。

直观揭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看一看,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觉在小组里沟通。

(2)汇报沟通。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还有圆圆的面。

球是圆圆的。

假如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六个面等应赐予确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需说出来。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到抽象图形。

出示积木、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形态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分辨,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卡片贴在黑板上,最终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说一个图形,学生想想这个图形的样子。

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并说说是什么。如摸到一个球,说“这是一个球”。

④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区辨别认。

(3)让学生找一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可先找眼前的、教室里的,然后找生活中的)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学生连线。

老师指导做第一个,学生独立做其余的题,老师巡察、指导。

2.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老师读要求,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如这些图形里有几个长方体,学生数,老师填数。

(2)学生独立完成剩余的几个。

(3)集体沟通。

若学生把球说成圆,老师可以拿出一个药丸或球,把它从中切一刀,把横截面展示给学生,这个面是圆。若学生把长方体说成正方体,可做两个形体的翻转对比试验,找到各自的特点。长方体的面不一样大,有长有方,正方体每一个面都一样。

3.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同桌说说,然后老师订正。

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课后反思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主动地经验对简洁的几何形体的相识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