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练1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含解析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doc
PAGE
PAGE8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不是温室效应形成缘由的是 ()
A.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
B.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
C.气温上升,加快极地冰盖的溶化
D.大气中的CO2含量过多
【解析】选C。气温上升,加快极地冰盖的溶化可以属于温室效应的结果,但不是温室效应形成的缘由。
【补偿训练】
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
A.CO2、硫和氮的氧化物、氯氟烃类气体
B.硫和氮的氧化物、CO2、氯氟烃类气体
C.氯氟烃类气体、CO2、硫和氮的氧化物
D.CO2、氯氟烃类气体、硫和氮的氧化物
【解析】选A。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是氯氟烃类。
2.(2024·台州高二检测)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示市民留意避开紫外线损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耀增加的干脆缘由是 ()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溶化 D.臭氧层破坏
【解析】选D。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引起臭氧层破坏,而臭氧层破坏导致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或其他生物造成损害。
3.我国部分城市(地区)已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衣剂,含磷洗衣剂主要添加了三聚磷酸钠,禁止生产和销售的缘由是 ()
A.三聚磷酸钠会引起白色污染
B.三聚磷酸钠会与硬水中的Ca2+、Mg2+形成沉淀,堵塞下水道
C.三聚磷酸钠会造成富养分化,使水质变坏
D.三聚磷酸钠价格昂贵,运用成本高
【解析】选C。水体富养分化是由于水中氮、磷等养分物质的富集,引起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细菌、绿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水体生产实力提高,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水质恶化污染现象。
4.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峻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绽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食用作物不行改种为()
A.饲料作物 B.欣赏作物
C.能源植物 D.纤维植物
【解析】选A。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而被富集,养分级越高,相应重金属累积越多,因此畜、禽食用污染的粮食后,人再食用畜、禽,仍能引起中毒。
5.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人为因素可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 ()
A.SO3的排放
B.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的泄漏
C.CO2的排放
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解析】选B。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等的泄漏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缘由。
6.(2024·浙江6月选考)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能汲取紫外线和X射线
B.臭氧削减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
C.臭氧削减的主要缘由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D.避开臭氧层破坏须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臭氧削减引发的问题。臭氧能汲取紫外线和X射线,避开人患皮肤癌,A、B正确;臭氧削减的主要缘由是人们运用的冰箱、空调等制冷系统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大量消耗臭氧,C错误;全球各国都应爱护大气层中的臭氧,D正确。
7.造成温室效应的缘由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 ()
A.煤、石油、自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汲取SO2的植物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纳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解析】选A。产生温室效应的缘由是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而CO2的含量在大气中增加的缘由是由于煤、石油、自然气等的大量燃烧。要想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危机,需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而降低CO2含量的有效措施是营造森林绿地,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而且还可以改善环境。
8.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改变构成的威逼“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缘由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解析】选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CO2含量快速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温上升,A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B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C正确;降低CO2的排放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D错误。
9.“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