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5约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18古诗二首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学习《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18古诗二首》,旨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学生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情趣,感受古人的智慧,同时锻炼学生的朗读、背诵和默写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升语言表达与审美感知。通过学习古诗,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二年级学生对汉字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识别和书写简单的生字。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诗歌,具备基本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古诗这样的传统文化形式有一定的好奇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强,善于模仿和记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视觉学习,通过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而部分学生可能更偏向听觉学习,喜欢通过听读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上。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朗读时缺乏节奏感和韵律感,需要教师在指导中加以培养。此外,由于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可能在课堂上容易分心,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四、教学资源

-生字卡片

-古诗图片或插图

-电子白板或黑板

-多媒体课件

-朗读音频资料

-古诗朗诵视频

-教学挂图

-古诗相关背景音乐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古诗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幅画中感受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美好。”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第一首古诗《春晓》,边读边提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讲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师讲解第二首古诗《静夜思》,同样引导学生朗读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师结合诗句,讲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古诗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学生分组进行古诗接龙游戏,每组轮流背诵古诗中的一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4.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首古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魅力。

5.情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根据诗句内容,画出相应的画面。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分享创作心得。

6.解决问题(5分钟)

-教师出示一首未知的古诗,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猜测诗句内容。

-学生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的猜测,教师总结并讲解诗句含义。

7.核心素养能力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古诗中的美好情感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8.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和文化价值。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导入环节:5分钟

讲授新课:15分钟

巩固练习:10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

情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解决问题:5分钟

核心素养能力拓展: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唐诗三百首》选集,用于进一步扩展学生对唐诗的了解。

-《中国古典诗歌欣赏》书籍,提供古诗的背景知识和鉴赏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摘要,介绍古诗的时代背景和文学价值。

-有关古代诗人生活的纪录片或短片,如关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生平介绍。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中的其他作品,对比本节课所学古诗的风格和特点。

-建议学生观看《中国古典诗歌欣赏》书籍中的相关章节,了解如何鉴赏古诗。

-组织学生参与“我是小小诗人”活动,鼓励他们创作自己的古诗,尝试运用所学知识。

-安排一次班级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准备并表演他们喜欢的古诗,提高他们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如公开课视频,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并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报告,探讨其艺术魅力。

-在学校图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