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技术2012.pdf

发布:2017-09-16约3.97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技术 广东省CDC赖蔚苳 2012.3.28 李斯特菌属 最新的分类学研究表明,其分为六个种: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 伊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 ivanovii)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Listeria innocua) 斯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 seeligeri) 威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 welshimeri) 格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 grayi)  单增李斯特氏菌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氏菌病,感 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流产等。它广泛 存在于自然界中。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 制品、蔬菜等都可被污染。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 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 菌之一。  其易感人群主要为孕妇、老人、新生儿和免疫缺陷 人群。大多数发达国家人类李斯特菌病发生率约为 每一百万人2-15例,死亡率为13-34%  加拿大由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肉制品引发李斯特菌 病暴发,导致十几人死亡。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 施来控制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氏菌,并制定了相应 的标准。 形态与染色  革兰氏阳性小杆菌,长0.5~2 μ m ,宽 0.4~0.6 μ m,直或稍弯,常呈V 字形,成对 排列。  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  22~25 ℃环境中形成4 根鞭毛,运动活泼; 32 ℃时仅形成一根鞭毛,动力缓慢。 培养特性  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 在22 ℃~25 ℃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 天可见 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 运动。  生长温度:2 ℃~42 ℃,最适培养温度为35 ℃~37 ℃。  pH 范围:pH 4.0 ~pH 9.0 ,最适宜生长pH 5.5 按2012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  定性检测  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  增菌培养:LB1增菌液225 mL,于30℃培养 24h, 吸取0.1 mL,加入10mL LB2增菌液中 二次增菌。  分离培养:LB2 二次增菌液转种于选择培养基 PALCAM和科玛嘉琼脂平板上,于37℃培养 24 h,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 。 各个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见表 MMA PALCAM OXA CHROMagar 30℃48h菌 37℃24h- 30℃24h- 37℃18h- 落针尖大小、 48h,2mm灰 48h,2mm灰 24h,蓝色菌 形态不典型, 绿色中心黑色 黑色菌落周围 落周围呈白 与杂菌难区 凹陷,菌落周 呈棕黑色水解 色晕圈 分抑制性强 围呈棕黑色水 圈 解圈 MMA抑制性强,菌落小、形态不典型,很难与 杂菌区分 进口PALCAM 、进口OXA菌落较典型,易与杂 菌区分 CHROMagar菌落较典型,易与杂菌区分,对 高污染食品中的杂菌抑制性较差 L.M在PALCAM培养基生长特征 L.M在OXA培养基生长特征 单增李斯特菌在科玛嘉李斯特显色培养基上 的菌落形态 染色镜检  将上述可疑纯培养物做革兰氏染色并做湿片检查; 利斯特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 大小为0.4 ~ 0.5μm×0.5 ~2.0μm;用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 在油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 该菌出现轻微旋转或翻 滚样的运动。 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在纯培养物中呈短 小杆菌,在初龄培养物中呈球杆菌状,在老龄培养 物中呈长丝的长杆菌状,有些细菌因此而变成革兰 氏阴性;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20 ~25℃培养时 能形成4根鞭毛,运动活泼;在37℃培养时无鞭毛, 运动消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