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神分裂症4.ppt

发布:2016-11-22约字共9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讲授内容 描述性定义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自知力,临床类型 诊断标准(CCMD-3),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 精神分裂症:描述性定义* 病因未明的一组精神疾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 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 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精神分裂症:描述性定义* 通常意识清晰 智能尚好 自然病程迁延 多数呈复发和加重,慢性化和衰退的过程 部分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流行病学 1993年全国流调 终生患病率:6.55‰ 我国目前患者:近700万 性别比:女:男=1.6:1 发病高峰:男性15~25岁,女性稍晚 自杀率:50%曾自杀未遂,10%死于自杀 流行病学 患病率在我国城市患病率为7.11‰,农村为4.26‰。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发病年龄与临床类型有关 。 起病以亚急性与慢性居多。 病程多呈持续进展,可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甚至精神衰退. 早期给予充分合理的治疗,多数病人可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故预后尚可乐观。 病因和发病机理 遗传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躯体生物学因素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脑结构研究 遗传因素 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越亲近,发病率越高。 孪生子的研究与寄养子的研究结果也说明本病与遗传密切相关。 社会环境因素 多发生在经济水平低或社会阶层低的人群,为国内外本病患病率调查的地区分布特点所证实。 推测这可能与经济水平低,社会阶层低的人群,社会生活环境差,生活动荡,职业无保障等心理社会应激的负荷大有关,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容易发病。 躯体生物学因素 丹麦精神病学家Schulsinger发现一组高危人群长大后是否患分裂症与出生时的并发症如窒息、子痫等有关。提示在遗传负荷相类似的情况下,是否患精神分裂症取决于环境因素。 芬兰 Mednick等发现胎儿于第4~6个月暴露于A2病毒流行者,成年时患分裂症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推测这与病毒感染影响了胎儿的神经发育的危险因素有关。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多巴胺活动过度假说:1.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分裂症的症状,其药理作用是与阻滞多巴胺受体功能有关。2.病人突触后DA受体有增敏现象。 3.慢性分裂症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 中枢5-HT和NE通路功能障碍假说。 分裂症是由于皮质下DA功能不足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低下假说。 脑结构研究 ?CT和MRI的研究,发现约30%~40%分裂症有脑室扩大或其他脑结构异常。可见于早期分裂症病人或分裂症高发家庭子女发病前的青少年。推测这可能是病人早年罹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反映。 Ⅱ型分裂症以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对神经阻滞剂反应不良,病理过程相对不可逆,有时存在智力障碍,多有脑结构异常。 分裂症的额叶一纹状体功能缺陷假说。 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出: 分裂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疾病,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发病具有一定影响。部分病人具有脑结构和发生上的异常。 遗传的传递方式。环境因素的作用以及脑结构形态异常,神经生化变化和临床特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阐明。 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 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 一、感知觉障碍 二、思维障碍 三、情感障碍 四、意志和行为障碍 感知障碍 幻觉(hallucination) 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 出现的知觉体验 幻 觉 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 幻视(visual hallucination) 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 幻味(gustatory hallucination) 幻触(tactile hallucination) 非言语幻听:喇叭声、流水声 言语性幻听:说话声 命令性幻听:命令患者执行指令 评论性幻听:以第三人称评价患者当时的思维或行为 议论性幻听:第三人称谈论患者 争论性幻听:两个以上人在争论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对与否 思维障碍 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贫乏(poverty of though)  联想数量减少  概念和词汇贫乏 思维散漫 (looseness of association) 思维缺乏固定的指向 段落与段落之间缺乏逻辑联系 思维破裂 (splitting of thought) 句与句之间缺乏逻辑联系 例:跨入21世纪,我是一个兵, 春天的花儿多美好 词的杂拌 (word salad) 词的堆积 词与词之间无联系 例:他….蛇….汽车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delusion) 定义:病理性歪曲的信念 病理性: 1、信念内容不符合事实 2、坚信不移,无法通过亲身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