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与展望(文综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与展望(综述)
王选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滨海新区食品药品监督所
[摘要]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作为一项食品卫生监督的工作制度,全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卫生监督机构已在食品生产经营经营企业中全面实施及应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实现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之立法宗旨。自2002年4月推行,到2004年9月全面实施的期间,卫生监督机构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应用于餐饮业、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应用中,尽管存在一定问题,但是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已得到人们的认同,体现出食品卫生安全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的“责任分担”理念。《行政许可法》、《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的颁布,为进一步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提供法律保证,使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能够进一步更好地顺利开展。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作为一项食品卫生监督的工作制度,全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卫生监督机构已在食品生产经营经营企业中全面实施及应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实现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之立法宗旨。笔者就近年来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与展望作一综述。
1 背景
在2002年里,卫生部[1]提出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重点之一是:建立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管理量化考核、动态管理机制,并要采用公开卫生评分、行业部门警告等形式,逐步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负责人的信誉评估体系。高小蔷等[2]撰文讨论我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制定的背景。首先,近年来全球食品安全大事件频繁发生,不断引发食品贸易争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也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表现在:1 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2 重大食品污染事件不断发生。3 国际食品贸易纠纷增加。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1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仍占首位。2 农业种植、养殖阶段的污染导致食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3 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的食品安全。4 新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新工艺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其次,食品行业的发展与企业的多极分化。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迅速,其中涌现出一批达到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有实力的企业。同时,也应该看到,食品企业中能够达到GMP的所占比例还较低。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仍占有相当比例。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后,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生产食品,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第三,卫生监督资源的制约。由于食品行业发展迅速,而食品卫生监督力量相对不足,资源有限,传统的卫生监督模式受到制约,卫生监督频率不高。第四,1999年,WHO提出“责任分担”理念,强调保证食品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认为企业自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之一。
基于以上因素,结合当前食品卫生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尽快使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模式与国际接轨,卫生部在总结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生产经营现状,组织制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指南》,并发出通知[3],拟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把问题较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群众反映较大的食品生产经营品种作为监督重点。“通知”认为,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这种模式,对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守法意识,促进企业自律和提高诚信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实践证明,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严格依法行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确保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公平、公正、透明的重要措施。为加快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的转变,努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实现国务院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定的目标,2003年9月1日,卫生部决定在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4],提出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1 以学校食堂和餐饮业为切入点,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2 广泛发动社会积极参与,定期公布企业的量化分级信息。3 完善工作制度,严格按照量化分级要求实施监督,作者[5]也认为出台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理念上的更新和制度上的创新,有利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以及改变“重许可,轻监督”的消极监管模式。
自2002年4月~2004年9月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这段期间里,各地取得一定成效,体现出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治劣和扶优、监督执法与技术指导服务有机结合。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2 原则[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