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 )取泛函 (4 )放大器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1 基本概念 系统状态: 为了确定系统的动态行为所必要与充分的信息集合。 ?人为确定的:借助系统状态可以完成系统的求解、分析、控制等工作。 ?确定原则:已知t0时刻系统状态及t?t0时刻输入,可完全确定t?t0 时刻系统的行为。 ? 何为系统的动态行为? ?“完全”:能反映系统的全部状况。 状态变量: 表示系统状态某一方面信息的最小一组变量, 且满足: 1)当t=t0时,x1(t0),x2(t0),…,xn(t0)能确定 系统的初始状态; 2)当t?t0时的输入和初始状态确定后,这组变量 可完全反映出t?t0后系统任意时刻的运动。 ?“最小”:无冗余,即状态变量间是线性独立的。 ? 状态变量不一样,是否有影响? ? 状态变量不唯一! 相同系统、相同输入、不同状态变量,系统输出结果相同。 状态向量: 状态变量有数个,写成向量形式,称为状态向量。 例如 x=[x1,x2,x3,…,xn]T 状态空间: 以状态向量的各个分量为坐标轴构成的n维空间,称为~ 状态方程: 用状态变量表示的呈一阶矩阵微分/差分形式的系统方程,称为~。 状态空间表达式(连续系统): A(t):系统矩阵, ; B (t):控制矩阵, ; C (t):输出矩阵, ; D (t):直接联矩阵, 。 控制量 输出量 ?第二个方程揭示了系统的状态、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称为输出方程。 (1)传递函数法: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时域 ?(?) 复数域?频域; 重点在系统传函,采用工程处理办法; G(s)未提供系统内部状态信息。 古典与现代控制理论两种数模之比较: ?第一个方程揭示了系统在输入作用下状态的变化规律,称为状态方程; 动态 部分 u1 u2 ur x2 xn x1 测量 部分 y2 ym y1 (2)状态空间法: 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时变系统; 仅在时域中处理,要求精确; 系统=动态部分+测量部分;(?) 动态部分:揭示系统内部状态变化情况 测量部分:内部状态与输出间信号传递关系 ?不仅研究输入、输出,还重点研究系统状态及其变化!!! 状态方程标准形式(离散系统): 1.2.1 不含输入函数导数项时 1.2 状态方程的求取 1.2.1.1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状态变量取法(先分析一下): 对状态变量依次求导,可得: 此外 ,由系统方程,可得: 写成矩阵形式,得: 状态变量选取、状态表达式建立方法总结 1.2.1.2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方法同上!!! 例如: 一个系统有三个输入 ,三个输出 系统方程是: 选 得: 写成矩阵形式,得: 输出方程为: 1.2.2 含有输入函数导数项时 可否还可用上面的方法呢? 先试一下! 结果: 分析: 由于 是根据给定的系统方程整理得到的,因此,要消除所含的输入函数导数项,在各个状态变量中必须含有输入函数,以通过抵消使得 中不再含有输入函数高阶导数项。 如何处理? ?不是标准形式!不行!!!(?) ?导致状态不可测或误差!控制信号一般比较简单,高阶求导后会出现高阶单位脉冲形式,导致无法测量或估计,使控制无法实现。 ?为了将n阶微分方程化成一阶微分矩阵形式,所取状态变量都要含有输出变量导数项。 取: 其中 可得: 写成矩阵形式,有: 输出方程为: 其中: 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系统矩阵特点? 小结: 以上是已知系统微分方程求取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基本方法。 关键:(1)所选状态变量能描述系统动态行为; (2)可根据所选状态变量将系统方程化 成标准形式。 其它方法? 1.2.3 根据系统图列写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方法: (1)先求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然后通过Laplace反变换得到系统微分方程,再根据前面讲的方法得到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2)对闭环传函分子不为1情况,可利用引入中间变量的方法进行处理。 (3)直接利用方框图处理。 (4)根据系统仿真图处理。 例1: (1)由方块图,可得系统传函: (2)经拉式反变换得: 例2: (1)用第一种方法处理 (2)引入中间变量,如下图: 两个方块图分别拉式反变换得: 对上式可根据不含输入函数导数项方法做进一步处理。 基本方法:依次列写出每一个方块图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然后根据信号间的关系整理出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