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化学选考山东专用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十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基础篇.pptx

发布:2025-04-07约2.36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十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考点清单;(2)比较浓度与pH的关系。如0.1mol·L-1的CH3COOH溶液,其pH1,则可证

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的电离用“?”,弱电解质的电离用“?”。

(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如碳酸存在电离H2CO3?HC?+;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1)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越易电离。;(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电离过程吸热)

(3)相同离子: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离子的电解质

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

(4)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平

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三、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四、电离常数

根据电离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估算弱电解质电离的程度,K越大,电离程

度越大。对于弱酸来讲,Ka越大,酸性越强;对于弱碱来讲,Kb越大,碱性越

强。相同条件下常见弱酸的酸性强弱顺序:H2SO3H3PO4HFCH3

COOHH2CO3H2SHClO。

(1)电离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由于电离过程的热效应较小,温度改

变对电离常数影响不大,其数量级一般不变,所以室温范围内可忽略温度

对电离常数的影响。

(2)电离常数与弱酸、弱碱的浓度无关,同一温度下,不论弱酸、弱碱的浓;度如何变化,电离常数是不会改变的。

25℃时,H3PO4分三步电离,第一步最强(K1×10-3),第二步较弱(K2×

10-8),第三步最弱(K3×10-13)。

c(H+)c(H2P?)c(HP?)c(P?)c(OH-)

H2S分两步电离,第一步强(K1×10-7),第二步弱(K2×10-15)。

c(H+)c(HS-)c(OH-)c(S2-);点拨一般K1?K2?K3,即第二步电离通常比第一步电离难得多,第三步

电离又比第二步电离难得多。因此计算多元弱酸溶液中的c(H+)或比较

弱酸酸性相对强弱时,通常只考虑第一步电离。;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滴定;点拨对水加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pH减小,但水中c(H+)=c(OH-),仍显中

性。;二、溶液的酸??性和pH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1)c(H+)③????c(OH-),溶液呈酸性;

(2)c(H+)=c(OH-),溶液呈中性;

(3)c(H+)④????c(OH-),溶液呈碱性。

pH?;3.溶液pH的计算(25℃);(2)酸或碱溶液稀释后pH的计算;(3)强酸、强碱混合后溶液pH的计算;两种强碱混合;强

合;三、pH的测定方法

1.pH试纸的使用方法:把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

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整数)。

;四、酸碱中和滴定

(1)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图B)、滴定管夹、铁架

台、锥形瓶。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滴定管的使用

a.酸性、氧化性的试剂一般用⑥酸式????滴定管盛装,因为酸性和氧化性

物质易腐蚀橡胶。

b.碱性的试剂一般用⑦碱式????滴定管盛装,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

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

2.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a.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

b.锥形瓶:注碱液→记读数→加指示剂(酚酞或甲基橙均可)。;(2)滴定;

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操作不当;读数;知能拓展;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pH曲线比较;特别提醒1.注意起点、突变范围、pH=7点、恰好完全反应点、终点

及各点溶液离子浓度情况。

2.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终点≠溶液呈中性。;例????(2021届青岛十七中高三月考,12)室温下,向25.00mL0.1000mol?L-

1氨水中滴加0.1000mol?L-1盐酸,溶液的pH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选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的判断为溶液颜色由黄色恰好变为橙色且

半分钟不变色;B.a→b,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C.a点溶液中,c(N?)c(Cl-)c(NH3·H2O)c(OH-)c(H+)

D.c点溶液中,c(H+)-c(OH)=c(?)+c(NH3·H2O);解析达到滴定终点时溶质为氯化铵,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

应选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的判断为溶液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