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教案 人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教案 人教版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培养计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口算卡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看算式写得数,然后指名报结果)
2.计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1.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
教师: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明确: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39页读一下第一段的文字。看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明确: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使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带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因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先一次通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3)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4)订正:重点说明,在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要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或相减,再把两部分算出的结果合并起来。为了简便虚线方框里的步骤可以不写出来。
(5)引导学生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6)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先说出下列各式的运算顺序,再一次通分。
2.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3)引导学生明确: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5)订正: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一下,这样的题分步通分时,第二次只
写,或写在草稿纸上。
(6)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7)反馈练习:(投影出示)说出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和通分方法。
三、巩固发展:
1.基本题:(投影出示)填空: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后算________。
2.综合题:
(1)让学生做课本第138页下面的“做一做”。(二人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做完后订正)
(2)(投影出示)按下图计算步骤列出算式,再算出得数。(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让学生口述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十一第4、5题(课上完成,教师巡视)。
六、板书设计: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单位7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单位。教具准备:小圆片12个。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2.说一说每个分数的意义。实验小学男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3/8。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0。
二、教学实施。
1.学习分数单位。(1)一堆糖(12颗),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6份,5份这堆糖的。学生用小圆片表示糖块,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请学生说出1/2,2/3,3/4,5/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问:1/2,2/3,3/4,5/6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2, 3, 4, 6都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老师指名说出黑板上其它分数的分数单位。集体说一说自已写出的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3)发现分数单位的特点。
师: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几分之一。)
为什么?(因为分数单位是把单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