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新人教版.doc
PAGE
PAGE11
第1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
必备学问
学问体系
学科素养
1.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2.河流积累地貌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3.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不同的河流地貌的发育、分布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区域认知:驾驭不同地区河流及不同河段流水作用和河流地貌的差异。
3.人地协调观:理解聚落选址与河流的关系,学会在不同河流地貌中进行聚落选址。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积累地貌
类型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侵蚀
地貌
初期(A)
以向源头侵蚀和向下侵蚀为主,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为辅
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V”形谷
中期(B)
向下侵蚀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积累
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C)
以侧蚀作用为主
河谷进一步拓宽,呈“槽”形
积累
地貌
山前(山口)
泥沙积累
洪积—冲积平原
河流中下游
河漫滩平原
入海(湖)口地区
三角洲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供应生产、生活用水和农副产品,便利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地区
耕地状况
乡村规模
河网密布区
破裂
小
河网稀疏区
连片
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辨析河流凹岸与凸岸
凹岸、凸岸指的是陆地向内凹或外凸,不是指河流。如下图所示,图中甲、丁为凸岸,乙、丙为凹岸。
技法推断侵蚀岸和积累岸
(1)平直河段按地转偏向力推断,如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积累。
(2)曲流河段则不管南北半球都是凹岸侵蚀,凸岸积累。如图所示:
辨析峡谷与峡湾
(1)峡谷:“V”形,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势起伏大的山区,由河流剧烈下切侵蚀形成。
(2)峡湾:冰川槽谷被海水沉没形成的狭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曲折、岸壁陡峭,峡湾在挪威西海岸最为典型。
辨析冲积扇和三角洲
主要从两方面区分:一是从位置上区分,冲积扇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湖)口旁边。二是从组成物质上区分,冲积扇组成物质困难,颗粒物有大有小,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
点拨河流积累地貌
(1)洪积—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
(2)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
(3)三角洲:土壤肥沃,易发生盐碱化,影响粮食生产。
河流地貌及流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推断
【命题情景】
图甲是“黄河水系图”,人们常说“黄河九曲十八弯”,在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多见曲流(图乙)和曲峡(图丙)。曲峡是古平原面形成的曲流,后经地壳垂直运动仍保留原来的曲流形态。为了畅通河道,利于防洪和航运,很多河流都采纳了在弯曲河段狭窄处开挖引河的裁弯取直工程。甘肃省玛曲县海拔在3500~3800m之间。黄河玛曲段曲流众多,在此补充的水量占黄河总水流量的45%,被誉为“自然蓄水池”。
【问题探究】
探究1简述图丙中所示地貌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
探究2黄河玛曲段虽河道弯曲但没有实施裁弯取直工程。请分析缘由。[人地协调观]
探究3简析图丁中河流在a、b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区域认知]
[提示]1.该地区早期地势平缓,河流侵蚀河岸,河道渐渐弯曲,形成曲流;后期地壳抬升,河流向下侵蚀,保留原来曲流的形态,形成曲峡。
2.人口较少,以畜牧业为主,洪水造成损失少,航运价值低;处于黄河水源涵养区,裁弯取直后蓄水、调整实力减弱。
3.a地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b地河流落差小,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
1.河流地貌的类型及成因
2.河流流向的推断
(1)依据一条等高线,推断河流流向
(2)依据一组等潜水位线,推断河流流向
(3)依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更曲线推断河流流向
(4)依据河床的深浅推断河流流向
(5)依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在城市规划中,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会造成水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应位于河流下游。故上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6)依据河流地貌类型推断河流流向
(7)依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推断河流流向
一般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较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
(8)依据时令河虚实线推断河流流向
时令河一般越向下游水量越小,在旱季时流量变小甚至干枯,随季节消逝的部分在地图上用虚线画出,河流由实线处向虚线处流。
3.依据河流推断地形特征
(1)依据河流流向可推断地势的凹凸,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2)依据水系特征可推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对应的地形部位为盆地;辐射状水系对应的地形部位为山顶。
(3)依据河床宽度推断地形: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