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特征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特征分析
江丽屏 王泽彬 梁剑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 510260)
【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特征。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科室接收的1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特点以及出院后为期5个月的随访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来我科就诊的主要原因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衰竭及顽固性水肿等,且部分患者接受内分泌科检查后转到肾内科就诊;治疗前检查结果显示多数患者合并出现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等病症,同时出现糖尿病心肌病和感染等。结论 掌握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特征,加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后续研究工作。
【关键词】肾内科 糖尿病合并肾病 临床治疗特征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213-02
肾脏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累及的器官之一,尤其是发展几年后会严重累及到患者肾脏器官的各个部分,DN(糖尿病肾病)常会引发肾功能衰竭,这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如果能掌握DN的临床特点,并及时进行早期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科室接收的1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其临床治疗特点及随访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160例患者均是首次来我院肾内科就诊,经过常规检查均确定为糖尿病肾病,其中男性75例,女性85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年龄为(57.2plusmn;4.7)岁;患者的病程为4个月~23年,平均病程为(8.2plusmn;1.9)年。
1.2 病例选择
本组所选160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糖尿病诊断的最新标准: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如多尿、多食、多饮、视物模糊,且体重在不明原因情况下逐渐下降等;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量为gt;7.0mmol/L;口服葡萄糖2h后接受耐量试验,血糖量为gt;11.1mmol/L。满足以上任意一点,且经过一次复查结果仍然可以满足上述任意一点者均能诊断为糖尿病。本组160例糖尿病患者均已表现为肾病临床期,同时已经将高血压肾病或者其他原因引发的蛋白尿排除。
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入院患者就诊原因、糖尿病患病病程、体质特征,注重患者临床症状的分析,如血脂变化、肾功能、心脏并发症、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等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就诊原因及合并发生并发症情况
本研究所选160例患者中,有138(86.25%)例患者经由内分泌科医生介绍方转入肾内科接受临床治疗;患者来我科室就诊的主要原因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衰竭及顽固性水肿等,其中大量蛋白尿占10.23%(16/160),顽固性水肿占32.65%(52/160),肾功能衰竭占57.12%(92/160)。
表1 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2.2 治疗情况
本研究选取的160例患者中,有132例患者(82.12%)接受了胰岛素治疗,剩下28(17.88%)例患者接受了口服降糖药治疗。另外,160例患者在接受胰岛素降糖治疗时,77(48.25%)例患者分别单独使用了以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11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3例)、钙通道阻滞剂(38例)、利尿剂(15例);83(51.75%)例患者联合使用了beta;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3 随访结果
本研究中160例患者接受了为期5个月的随访,其中78例患者维持血透处理,26例患者于随访期间死亡,而在同一时间段接收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200例施行维持性血透处理,28例患者死于随访期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其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3 讨论
3.1 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表现
多数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脏结构及功能损害现象,因而容易引起肾脏病变,具体临床特点为肾小球及小动脉性肾硬化等;近些年,相关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主要原因为糖尿病会促使肾脏病变,接着导致肾小球硬化症,如果不及早进行诊治,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2]。
3.2 糖尿病肾病就诊原因
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我科室所选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衰竭、顽固性水肿等,同时部分患者是经内分泌科医生诊断后转入我院肾内科就诊;治疗前患者接受相关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多数患者合并有冠心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