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致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doc

发布:2018-01-31约2.9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致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李桃 李爽乐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眼科疾病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60眼眼科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2型糖尿病眼科疾病患者入院后血糖升高,与入院前差异显著(Plt;0.05),手术后基本接近术前水平(Pgt;0.05),与手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术作为紧张性生活事件影响血糖升高,眼科局麻手术操作本身对血糖影响较小。 【关键词】 糖尿病 眼部手术 血糖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207-02 糖尿病患者并发的晚期白内障、严重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需要手术治疗以挽救视力,而围手术期血糖的良好控制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视力的恢复[1-2]。眼部手术虽然损伤轻微,大部分为局麻手术,但是仍有明显的血糖升高。我院对糖尿病患者入院前便开始监测其血糖,并且观察入院及手术前后3天的血糖情况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血糖控制在5.6~7.9mol/L,拟行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60眼), 男30例(30眼),女30例(30眼)。年龄42~85岁,平均60岁。糖尿病病程6~25年(平均8年),饮食控制10例,口服降血糖药物30例,胰岛素控制20例。伴高血压45例。术前视力眼前手动至0.5。白内障20例(2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例(2眼),青光眼30例(30眼),玻璃体积血6例(6眼),玻璃体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例(2眼)。 1.2 血糖监测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入院前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入院后术前以及术后3日内每日晨起测空腹血糖。 1.3 手术方法 5例患者(3例青光眼患者,2例玻璃体增殖视网膜脱离患者)因入院后血糖升高,控制不良未行手术。其余55例患者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0例(10眼),白内障囊外摘出3例(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7例(7眼), 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2例(2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25例(25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患者5例(5眼),玻璃体切除、剥膜、视网膜复位3例(3眼),所有玻璃体手术同时做眼内光凝。所有手术均为局麻手术,均未禁食、禁饮水。 1.4 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入院后嘱咐患者继续饮食控制并且应用降血糖药物,所有血糖控制平稳的患者在入院后第3天进行手术,术毕时常规球周注射曲炎缩松40mg,以后酌情追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3]。随访1个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用x-plusmn;s表示。 2 结果 2.1 术前血糖变化 本组患者入院第2天血糖,平均(6.59plusmn;1.78)mmol/L,入院第3天(即手术当日)早晨血糖平均(6.80plusmn;1.84)mmol/L,与入院前比较血糖〔(6.17plusmn;1.29)mmol/L〕 升高(t=3.51、5.58,Plt;0.05),其中5例患者在原治疗方案下血糖超过8.1mmol/L,停止手术,血糖控制在8.1mmol/L以下者入院后第3天进行手术。 2.2 术后血糖变化 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手术当日空腹血糖平均(6.59plusmn;1.78)mmol/L,空腹血糖术后第1天平均 (6.65plusmn;1.50)mmol/L,术后第2天平均(6.72plusmn;1.29)mmol/L,术后第3天平均(6.62plusmn;1.49)mmol/L,与手术当日晨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1.10,0.65,1.34,Pgt;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入院后血糖普遍高于入院前,有的病人在手术当天就有显著的血糖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不仅手术本身可造成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而更多的是手术事件对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4]。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应激反应能够促使具有糖尿病倾向的动物出现血糖异常,甚至发生糖尿病,心理社会因素直接影响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水平[5]。有研究样本血糖变化影响的心理社会因素路径分析说明,紧张性生活事件可促使人类糖尿病发生。紧张性生活事件对研究样本血糖变化的直接影响效应最大[6]。住院、手术是一种紧张性的生活事件,糖尿病患者对生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