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北京的春节 1教学反思 语文A版-1.doc

发布:2019-12-06约8.1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北京的春节 1教学反思 语文A版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作者用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热闹和喜庆、温馨和美好,文章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回顾这堂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是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由于本课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以我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借助表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通过边比较边填表格的方法对文本进行理解。比较我们这里的春节跟老北京的春节有哪些异同之处,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春节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在这堂课的最后,在学生前面感悟交流的基础上,我安排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想不到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就连班里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兴趣盎然,孩子们谈论最多的是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晚孩子们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吃完饭就可以放焰火,玩到尽兴为止,还要守岁。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收压岁钱。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到了读写相结合。可以说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二是以读促悟。每一个学习目标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完成的,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受老北京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三是充分发挥了阅读链接的作用,并有目的地进行了一些拓展。让学生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学会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但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觉得自己所教的这堂课,也有以下几点不足: 1.感悟老舍京味十足、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有点仓促。老舍先生的语言本身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但这堂课上的感悟程度还不够,不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可以放在学生感悟交流的过程中,把指导写作和理解课文揉到一块,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2.在课堂上,我努力地想让孩子们多说一点,把课堂还给他们,但是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多钻研教材,学会把握教材,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适当的放和收。 3.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不到位,学生课前虽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但他们还没有学会处理资料,不知道可以去除一些关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从一大堆资料中提炼有用的精华资料。因此,我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多启发学生、耐心地培养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4.在处理重点语段,我尽量以读代讲、回归自然。往往是让学生通过反复地读,反复地想象来展开,方法单一,效果不太理想。以后还需学习尝试更多的方法,让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 问题即课题,立足于教学实际的研究必将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北京的春节 1教学实录 语文A版 课前放“新年歌”渲染课堂气氛。黑板已经写好课题:北京的春节。学生准备好语文书和作文本等待上课。 上课铃声响起! 师(面带笑容,充满激qing):上课!同学们好! 生(全体起立):老师好! 师(点击课件,关掉音乐,出示对联!):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动地迎新春!同学们,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谁来说说? 生A:热闹 生B:喜庆 生C:温馨 生D:团圆 生E:隆重 生F:祥和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北京的春节为什么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谁来说说? 生A:因为它给人的感觉非常美好! 师(边说边点击出示课件中的练习题):是啊!美好的事情总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谁会填?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B:按时间顺序 师:依次写了哪几个日子? 生B: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 师:其中略写了哪几个日子? 生C:腊月二十三、正月初六和正月十九。 师:详写了哪几个日子呢? 生C: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击课件出示答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