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冀中的地道战 1教学反思 语文A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冀中的地道战 1教学反思 语文A版
《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它要求我们教学时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的智慧,进而体会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同时了解冀中的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那么,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来说,怎样让学生全面、清晰地在头脑中形成对地道战结构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到地道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特殊作用呢?单凭课本中的文字,学生的想像未免会受到一定的阻滞,毕竟距离现在太遥远了。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前我首先让学生认真的观看电影《地道战》,同时还给他们布置了任务,自己带着想了解的内容去上网查询资料,可分小组合作,一起探讨,一起交流,全面了解地道战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人民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力。然后,在教学时重点让学生理解第三至七小节,因为这几小节阐述了地道战的产生和作用,以及地道的式样、构造及特点。由于地道的式样多,有一百多种,有大洞、小洞、出口、气孔、迷惑洞、孑口、厕所住人地等,构造非常奇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三至七小节,初步了解地道里面的构造,同时设计一个情境“假设有一队日本鬼子进村并且发现了地道,他们会有怎么样的遭遇以及村民们又将怎么样利用地道打击日本鬼子”。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结合课文的文字描述,设计地道示意图,并让学生结合示意图,作简单的介绍。这样学生一下子兴趣盎然,读得是那样的仔细,边读边画,出口、大洞、小洞、岔道、孑口、气孔、迷惑洞,每一部分的位置的设定,能来源于对课文描述的仔细研究和思考。学生非常得投入,再一次经历了一次实践创造“地道”的过程。他们设计的地道是各种各样,有的非常的巧妙,有的非常的合理,当然,也有的特别的粗糙…小组讨论后,指派组内代表在黑板上演示并画出设计图,还要作详细介绍,我班的廖针坪同学的犹如迷宫似的“地道示意图”,尤其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设计者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说:我读了课文中“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所以我觉得地道好像是一个迷宫。”我不禁惊叹于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实践才能。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冀中的地道战 1教案 语文A版
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以地道的特点为线索,有序地介绍了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地道的结构特点以及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的惊人奇迹,对冀中地道战作了高度评价,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这篇文章可分三个部分,前面一部分说明冀中地道战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后一部分对其作出高度评价,中间的重点部分则主要介绍地道的样式及特点。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转换的顺序,先介绍冀中地道的总体结构,再分别介绍各种具体的设计样式及其保护自己、打击敌人、防止破坏和传递信息的功用,体现了它设计周密、易守能攻、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特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感受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清条理。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智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条理。
难点: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的智慧。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整体上理清条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释题
????1.同学们看过《地雷战》《地道战》的电影,还记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样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的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播放《地道战》片段)
????2.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
????3.从课题来看,哪一个词是中心词?(地道战)
????“冀”是河北省的简称,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
????二、初读课文
????要求:
????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3.理清课文层次,考虑分段。
????三、逐题检查、讨论
????1.指名读课文,并说出课文大意。
????2.小黑板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会认字:强调“厕”是平舌音,“棘”不要读成“辣”。“任”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rén,另一个读音是rèn。
????(3)会写字:注意“妨”的部首是“女”,不要写成“纟”;“栓”的部首是“木”,不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