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原子结构 说课课件 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教版选修二人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课时)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EXQUISITETEACHINGDESIGNTEMPLATETEACHINGANALYSISINSTRUCTIONALDESIGNTEACHINGPROCESSTEACHINGREFLECTION目录CONTENTS
第一部分教学分析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标分析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策略课标分析1、通过能级交错现象,理解构造原理中的能级交错源于光谱学事实,是经验的,是一个思维模型,逐步构建模型思维。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知道1-36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通过对构造原理发展史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对电子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所具有的创新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究电子排布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承上承接初中化学原子结构和必修教材中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的延续是研究原子结构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电子排布式的书写,也是后面电子轨道式书写的前提启下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学情分析04素质目标02能力水平03认知障碍01知识水平1、对原子结构,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一定的了解2、已经学习了能级、能层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依据一低四不超的原则将抽象的构造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能级交错现象教材中直接给出,理解上有难度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使学生体验创新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诊断并发展学生宏观上对原子构造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前四周期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简化电子排布式、价层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对构造原理的理解诊断并发展学生建构模型思维能力教学目标评价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教法分类总结活动探究讨论交流观察思考问题导学学案激学习题测学活动助学学法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任务驱动课程讲授总结与提升板书设计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任务一认识构造原理【学习任务一】1、构造原理的内容?2、根据构造原理示意图,找出电子排布的顺序?任务驱动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任务二小组讨论,探究电子的填充顺序【学习任务二】1、从能层、能级的角度看,电子的填充顺序规律是怎样的?2、电子填充的顺序,有没有特殊情况出现?任务驱动1、电子先填满一个能层,再继续填下一个能层;填充时,从第一能层开始,依次填入。2、电子先填满一个能级,再继续填下一个能级;填充时,从s能层开始,依次填入p、d、f能级。3、电子并不总是填满一个能层后再开始填入下一个能层,例如从第三层开始,填充完3p之后,先填充的是第四层的s能级。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任务三探究能级交错的现象【学习任务三】阅读教材P10第二、三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1、能级交错内容?2、Cr和Cu最后两个能级的电子排布是什么?任务驱动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任务四利用电子排布式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学习任务四】书写钛、锰、铁、锌、铬、铜、锗、氪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组讨论,完成书写,到黑板前展示填写结果,共同探讨任务驱动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任务五探究简化的电子排布、价电子排布【学习任务五】1、简化排布式方括号里的符号的意义是什么?2、不同族中,价层电子的排布规律?任务驱动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程讲授猜想一:+192891s22s22p63s23p63d1猜想二:+1928811s22s22p63s23p64s1×√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程讲授每一行对应一个能层每一小圈对应一个能级各圆圈间连接线的方向表示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增加的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程讲授Na:1s22s22p63s1能层序数该能级上的电子数能级符号Fe:1s22s22p63s23p63d64s2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总结提升
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2课时一、构造原理1、内容:2、示意图:3、电子排布顺序:4、能级交错:二、电子排布式1、定义:2、表示方法:3、书写方法:4、注意事项:5、简化的电子排布式:6、价层电子:(1)定义:(2)不同族中,价层电子的排布规律(前四周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