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赏识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赏识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摘 要 自2001年起,我国实行第八次课程改革,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态度和生活观念成为高中教学的一个新目标。由此教师要采用新的教育方式来解决教学中的此类问题,近年出现的“赏识教育”理念便能很好地契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这种要求。
关键词 高中 思想政治课 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0.059
On the Application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
ZHANG Lingyan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Abstract Since 2001, our country has carried out the eighth curriculum reform, the curriculum reform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th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Carrying out the teaching idea of the students,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healthy learning attitude and life concept has become a new goal in the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adopt new teaching methods to solve such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will be a good fit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ppreciation education
1 赏识教育的内涵
1.1 赏识教育的涵义
在汉语辞典里,“赏”解释为赞美欣赏,“识”解释为肯定认可。“赏识”即为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综上而言,赏识就是肯定、欣赏和赞扬。用于教育方面,赏识就是教师在认识学生才能、优点的基础上,对其才能的一种认可和赞扬,从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关于“赏识教育”概念,当前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赏识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发现学生长处,并给予肯定、赞扬,使学生得到有效激励作用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指通过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肯定与赞扬,使学生能增强信心,促使其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
赏识教育是让父母和孩子都会竖起大拇指的教育,是符合人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更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永远相信孩子“行”的信念。
通过以上观点我们可看出,虽然学者们对赏识教育的表述方式不同,但是其内涵和中心思想都是一致的,即赏识教育是在尊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前提下,在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最终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其健全人格养成的一种教育方式。
1.2 赏识教育的特征
(1)主体性。教育者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教育者要关爱学生,真心实意地赞美学生、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与自信心。这不仅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也符合学习规律。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而赏识教育就是这样一种通过教师的鼓舞、激励,学生能充分认清自我,不断增强自信,从而自觉发挥主体性作用,最终促使自己身心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方式。
(2)人文性。赏识教育也体现出教育的人文性特征。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要在尊重和爱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在教学中要全面关注学生成长需要;在教学评价上,要用发展的眼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