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利息和利息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企业集团有一项工程,需要十年建成,投资方案有两个:甲方案是第一年初投资5000万,以后每年投资500万,共9500万。乙方案是第一年投资500万,以后每年投资1000万,共9500万。假设年利率10%,请问应如何选择?现值终值.xls 2、性质或特点: (1)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因而也影响利率有同方向变化的趋势 。 (2)平均利润率虽有下降趋势,但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平均利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3)由于利率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借贷资本家、职能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因而使利率的决定具有很大偶然性。 国际利率水平、汇率水平 银行成本(产品成本、客户成本归集、部门(网点)成本、项目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归集 ) 利率管制(中国实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利率管理体制 ) 利率管制的结果并不能改变资金价格--利率的供求决定特性。只不过使实际利率以管制利率即名义利率和隐含利率表现出来罢了。现实中,除赤裸裸的贴息存款外,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超常规费用(如过高的客户座谈费、招待费、纪念品费)以及新近创新的来存款,送保险等,实质上也都是隐含存款利率的表现形式。 对消费 财富效应:利率通过影响预期收入 而影响现期消费, r↑ →C↑; 替代效应:利率变化影响收入分配 , r↑ →C↓ 当利率弹性为0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完全无弹性; 当利率弹性在(0,1)区间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缺乏弹性; 当利率弹性在(1,+∞)区间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富有弹性; 当利率弹性绝对值为+∞时,意味着储蓄对利率变动有完全弹性; 1978--1992利率市场化改革准备阶段 1993 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 1995年系统地提出逐步实现正利率,协调配套,循序渐进,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利率改革原则.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三)从宏观角度考察利率的经济功能 1、积累资金的功能 2、调整信用规模的功能贷款利率与贷款规模.doc 3、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功能 4、抑制通货膨胀的功能 5、平衡国际收支的功能 顺差,降低利率 第五节 我国利率体制及其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它利率基本放开,由市场即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它不仅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而且要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也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我国利率市场化总体思路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先商业银行后政策银行;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后扩大商业银行决定利率自主权的改革路径 ” 。 市场化措施 1996 年以后,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 2004 年,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步伐:1月1 日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 月25 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 月29 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 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PDF格式).pdf 总 结 要理解利息,可以从债权人的角度看,也可以从债务人的角度看,它都能表明利息实际上是租用资金的价格。 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即是收益的资本化。 B=P×r 用可贷资金理论来分析央行向公众出售债券的形式来减少货币供应时对利率的影响。 运用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来解释利率的周期性。 在名义货币供应不变时,价格水平的上升为何将导致利率上升 人们对未来不动产价格预期突然上升对利率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关于利息本质理论的几种观点:利息报酬理论,资本生产力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