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讲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右冠脉造影的操作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 正位(AP):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 左、右前斜位(LAO,RAO):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 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 右前斜+头位(右肩位):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 左前斜+头位(左肩位):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 右前斜+足位(肝位):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 右前斜(RAO)30o+足位(Cau)20o(肝位)观察LAD、LCX起始部、LCX体部、钝缘支(OM) 开口和体部; 左前斜(LAO) 45o右冠状动脉呈“C”型,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 分析结果: 1、血管及病变部位的确定; 2、狭窄程度的测定; 3、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 4、冠状动脉血流分级; 桡动脉 止血器加压包扎,每个1h放气一次,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如手术时间、凝血情况等,每次大约放1-2ml气体。6-8h后可以拆除止血器。 并发症: 1、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严重时可出现室速及室颤。 2、心绞痛发作。 3、心肌梗塞:原因为痉挛、栓塞及内膜撕裂 4、栓塞:血栓或气栓等。 5、血肿及出血、外周动脉损伤、肾功障碍。 6、死亡:发生率?1%。常见原因:严重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造成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或室颤。 冠脉造影的并发症 7、过敏反应。 8、迷走反射。 术后护理 1、手术创口护理选取桡动脉术后用食指、中指摸桡动脉有无搏动,并仔细观察穿刺侧手的温度、颜色,有无疼痛、肿胀等。选取股动脉术后用食指、中指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对比术肢与正常下肢的皮温、颜色,仔细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护士每2h对患者术侧肢体膝关节以下部位进行轻度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2、鼓励饮水?术后一般在最初的6~8h内饮水1000~2000ml,以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减缓造影剂的不良影响,更好地保护肾脏功能并且记录尿量。 3、拆除止血器后,伤口三天不要沾水,术肢三天不要测血压,七天不要提重的东西。 4、术后1-2h内最好抬高患肢,以缓解患者的肿胀。 ? 谢谢! 冠状动脉造影 心内科 前 言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利用造影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即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行的放射性影像学检查,属介入性诊断技术。 目前,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已成为心导管检查术中一种既常用又安全的临床检查方法,是冠状动脉疾患明确诊断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以确立冠状动脉疾患诊断为目的 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或评价治疗效果为目的 以确立冠状动脉疾患诊断为目的 1、不典型胸痛如胸痛综合征、上腹部症状 包括胃、食道症状,临床上难以与心绞 痛进行鉴别,为明确诊断者; 2、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绞痛症状,无创性 检查如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核素显像 等提示心肌缺血改变者; 3、无创性检查如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 试验及心肌核素显像等提示有心肌缺 血改变,而无临床症状者; 4、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性室性 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 5、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 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进行 鉴别; 6、非心脏手术中一些老年人可能会合并冠心病,术后一些不良结果直接与心肌缺血有关,在术前对其冠状动脉情况进行平价。 7、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前常规检查; 8、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心绞痛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临床上很难鉴别。其他瓣膜病,部分患者手术前应了解冠状动脉情况,以确定手术方案,减少手术危险。 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或评价治疗效目的 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12小时(进急诊室到球囊扩张<90分钟)或发病12-24小时有进行性缺血的临床表现或心电图证据;合并心源性休克;溶栓治疗有禁忌症或出血并发症者,拟行急诊PCI术。溶栓失败、梗死血管再闭塞证据应行补救性PCI。 2、陈旧性心肌梗死:为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性质,行血运重建; 3、不稳定型心绞痛; 4、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5、 PCI和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症 1、造影剂过敏; 2、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 耐受手术者; 3、不能控制的严重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 4、未纠正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5、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6、出血性疾病如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7、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 8、发热及重度感染性疾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