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doc

发布:2017-01-14约5.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案 施教时间: 八年级 班 教师: 总第  课时 课题: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二)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教学重点 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及其逆定理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板块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在军事和航海上经常要确定方向和位置,从而使用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学生认真看题,然后回答问题。 目标展示 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学生认真阅读 自学指导 例1(P75例2) 分析:⑴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 ⑵依题意画出图形; ⑶依题意可得PR=12×1.5=18,PQ=16×1.5=24, QR=30; ⑷因为242+182=302,PQ2+PR2=QR2,根据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知∠QPR=90°; ⑸∠PRS=∠QPR-∠QPS=45°。 小结:让学生养成“已知三边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识。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归纳总结出方法和规律。 学生分组解题,进行回答。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自学检查 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是 。 2.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B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C地将其拦截。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问:甲巡逻艇的航向?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总结、回答。 讨论切磋 例2(补充)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 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解略。 积极引导学生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解答。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能够做加深题。 达标检测 1.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别为 ,此三角形的形状为 。 2.一根12米的电线杆AB,用铁丝AC、AD固定,现已知用去铁丝AC=15米,AD=13米,又测得地面上B、C两点之间距离是9米,B、D两点之间距离是5米,则电线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 3.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计算一下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B=90°。 学生分组做题,然后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生课堂练习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能够做加深题。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 案 施教时间: 八年级 班 教师: 总第  课时 课题: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 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3: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 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板块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新课导入 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是黄金搭档,经常综合应用来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学生认真看题,然后回答问题。 目标展示 1: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2: 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综合题。 3: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学生认真阅读 自学指导 例1(补充)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 试判断△ABC的形状。 分析:⑴移项,配成三个完全平方;⑵三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都为0;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