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儿科护理学绪论.ppt

发布:2018-12-18约2.45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的定义 儿科护理学(pediatric nursing)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一门研究小儿的护理学科。 小儿:从胎儿时期到18周岁。 研究内容: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护理。 绪论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第二节 小儿特点和儿科护理原则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 第四节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 研究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及内外环境因素、疾病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 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 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和保障儿童身心健康,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民族素质。 展开儿科护理科研工作。 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一切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护范围。 第二节:儿科的特点 (一)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3.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未发育健全. (二)心理社会特点 (三)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 2.疾病特点 3.诊治特点 4.预后特点 5.预防特点 1、小儿解剖特点 头:大、重 颅缝未闭合,囟门 胃:水平,贲门括约肌相交幽门括约肌松弛 骨骼、关节 气道 2.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较多,但消化功能未成熟,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小儿年龄越小,需水量相对越多,而肾功能较差,故比成人容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脉搏)次数 3.免疫特点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差 体液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4、病理特点 维生素D缺乏 贫血 结核病 肺炎球菌的肺炎 5、临床特点 种类不同: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多见 临床表现不同: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能力-------不典型、快 需重视年龄因素 预后 及时处理,恢复较快,后遗症少(病死率高) 儿科护理的护理理念 一、儿科护理一般原则 1.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 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3.减少创伤和疼痛 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 二、儿科护士的角色 护理活动的计划者及执行者 健康的协调与教育者 小儿及其家庭的代言人及保护者 护理研究者 三、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高尚的道德素质 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多学科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素质 丰富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四、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规 小儿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利益 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长 第三节:小儿年龄的分期 胚发育期 胎儿期 fetal period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od 婴儿期 Infant period 幼儿期 toddler`s age 学龄前期 prechool age 学龄期 school age 青春期 adolescence 2、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 (1)时间:胎儿娩出脐带结扎 至生后28天。 (2)主要特点:小儿开始独立 生活,适应能力差,发病率、 病死率均高。 (3)疾病: 1)感染 2)先天畸形 3)产伤 第四节、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加强儿科临床护理内容,提供优质护理 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城乡社区儿童服务功能,加强和完善儿科护理 重视小儿心理发育及健康,关注儿童发展的特殊问题 加强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儿童医疗及保健工作 * * 儿科护理 临床护理 疾病预防 健康维护 生长发育 整体护理 fetus pre-school infant toddler school puberty 第三节 70~90 18~20 8~14岁 80~100 20~25 4~7岁 100~120 25~30 2~3岁 110~130 30~40 1岁以内 120~140 40~45 新生儿 心率(脉搏)(次/分) 呼吸(次/分) 年 龄 均不健全 防御能力差 6个月以内,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对某些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以后来自母体的IgG 浓度下降,自行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G—-细菌感染; 婴幼儿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感染。 第三节 胎儿早中期:8~28w middle fetus 胎儿晚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